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莖葉花實 > 穀精草 穀精草 gǔjīngcǎo 亦稱“戴星草”、“文星草”、“流星草”。穀精草科植物穀精草帶花莖的花序。收穀之後,此草借穀田餘氣而生,故稱。扁圓形,如緑豆大小。小花灰白色,排列甚密。花莖黄緑色,有光澤。主治目翳,雀盲,頭痛,喉痹。唐·陳藏器《本草拾遺·草部·穀精草》:“亦入馬藥用。”宋·馬志《開寳本草·草部·穀精草》:“一名戴星草。”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穀精草》:“〔釋名〕文星草,流星草。”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一二年生 > 穀精草 穀精草 gǔjīngcǎo 亦稱“戴星草”、“文星草”、“流星草”。穀精草科,一年生草本。葉綫形,或長披針狀綫形,叢生於短莖頂。夏秋開花,葶多,白色,單性,球形頭狀排列。蒴果。花穗供藥用。我國普遍分佈。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穀精草》:“〔釋名〕戴星草、文星草、流星草。時珍曰:穀田餘氣所生,故曰穀精。”《三才圖會·草木》:“穀精草舊不載所出州土,今處處有之。”參閱宋·唐慎微《政和證類本草·草部·穀精草》。 
穀精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