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粮油仓储、运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一)粮油仓储、运销 (一)粮油仓储、运销1.粮食仓储。新中国成立初期,河南省国家粮食仓库仅有总容量不足0.5亿公斤的破旧民房仓库,县城以下基本上没有粮库,露天存粮占80%以上。为适应粮食购销和库存需要,河南省根据中央粮食总局提出的“以扩大仓容为主,改造祠堂、庙宇等公房,因地制宜、节约造价”的粮仓建设方针,1950年国营粮食部门开始以改造祠堂、庙宇公房为主,兴建粮食仓库。到1951年全省共有粮食仓库313处,仓容量6.5亿公斤,其中新建仓容2.2亿公斤。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后,国家粮食库存量迅速增加,全省加强了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河南省按照粮食部“一般分散、适当集中、平战结合”的方针和“经济、适用、坚固、美观”的原则,先后在交通沿线兴建了一批库容较大的粮仓。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社社设库建仓,共建设仓容33.16亿公斤。到1960年底,全省仓库容量达41.43亿公斤,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3倍。1965—1977年,按照粮食部“靠山、隐蔽、分散、机动”的建仓方针,强调备战原则,除在产粮区兴建中、小型收纳库外,在豫西黄土高原等地建地下粮仓6.4亿公斤。到1980年底,全省国营粮食部门有粮库和储粮点2 840个,总仓容量81.9亿公斤。拱型仓代替了落后仓型,喇叭型地下粮库的设计、施工和储粮效果均居全国领先地位。化学药剂熏蒸杀虫、密闭自然缺氧保管、自动测温等储粮技术得到推广应用。1981—1990年,按照商业部“有利于扩大商业流通、促进粮食商品生产”的原则,河南先后在交通枢纽、战略要地、商品粮生产基地,重点建设一批规模较大的中转储备库,仓容量35.21亿公斤。低温储藏、双低通风保管技术普遍推广,“四无粮仓”活动广泛开展。在此期间,为提高仓库机械化水平,便于开展散装运输,先后在新乡、洛阳、郑州、开封、驻马店等地建筒库9处,总仓容量0.9亿公斤。1984年,河南省农业大丰收,有30亿公斤粮食无处储存,河南省人民政府决定由粮管所与代储农户签定合同,开展“农代国储”工作,当年全省农户代国家储粮11亿公斤。从1985年起,停止农户代国家储粮。1990年,为解决粮食主产区仓容严重不足等问题,商业部分配河南列支费用2 800万元,安排简易仓棚容量3.15亿公斤。1991—1995年全省共新建投入使用粮食仓库容量19.35亿公斤。同时,为加强粮库管理,分别命名了一批国家库、省级库、市地级库,全省初步形成了以国家储备库为骨干、省级储备库为基础、市地级库为补充的三级储备库管理体系,使之逐步走上了制度化、科学化、现代化管理的轨道。到1995年底,全省粮食仓库2 734个,总仓容量121.26亿公斤,比1951年增加17倍多,比1980年增加50%。拥有粮库机械共10 164台(套)。 ☚ 二、主要农产品储运能力 (二)棉花仓储、运销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