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第一阶段(1958—1977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第一阶段(1958—1977年)

(一)第一阶段(1958—1977年)

云南省农业区划工作从50年代初期开始起步,一些专家学者依据自然条件把云南全省划分为3个农业带和9个农业区。1958年编写《云南农业资源》时,对全省范围内进行综合农业经济区划,提出如何因地制宜地安排农业生产的指导思想和区划原则,将云南农业区划分为5大农区。在5个农业区中又分为更细致的“片”,并分区介绍了基本情况、特点和措施。这是云南省的综合农业区划的尝试和雏型。1964年又进行了《云南农业区划(初稿)》的编写,根据热量条件和作物熟制,将全省从横的方面划为“四带”,即滇西一熟带;滇中、滇东二熟带;南亚热带三熟带和热带作物带。再根据降水成因和越冬条件,将全省从纵的方面划分为“三条”,即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纵横交错,构成一些块块,就是云南的主要农业区域。“四带三条”主要是按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而划分的,在此基础上将全省划分为13个农业区和21个小区,对云南农业发展的自然资源条件做了系统的划分。
1965年秋冬,中共云南省委作出了开展全省农业综合区划工作的布置。农业区划的目的和任务是:加强全省农业资源的调查研究,制定出切合云南实际的农、林、牧、副、渔各业的综合区划方案,为充分利用云南农业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和逐步实现农业区域化、专业化、现代化提供科学依据。区划工作以省农业厅为主,林业、水利、农垦、气象、省农科所等单位参加,共同完成。1965年,根据省委的布置要求,省有关单位又组织研究提出“四层六块”的云南农业区划,四层(又称四级阶梯),即高寒山区、山区、坝区和低热地区。平面上,把全省划分为六个农业区(六块),即西北高寒林、牧区;东北旱粮、林、牧区;中部商品粮、经济作物、林、牧区;东南旱粮、经济林木区;西南水稻、旱粮、经济作物、林、牧区;南部热带作物区。这是一份综合性农业区划,在总结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参照热量、水分为一级指标的平面分区,着重突出“立体农业”的特点,从垂直方面划分了层次(农业类型)。1966年初,编写了《云南农业机械化区划》和《云南灌溉机械区划》。正当全省农业区划准备进一步开展时,因“文化大革命”开始而被中断。

☚ 二、发展历程   (二)第二阶段(1978—1990年) ☛
0000023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0:4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