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粮食、棉花、油料、甜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粮食、棉花、油料、甜菜

(一)粮食、棉花、油料、甜菜

1.粮食
(1) 小麦。小麦是新疆最古老的栽培作物,距今有4 000年栽培历史,据文物鉴定,新疆可能是小麦原产地之一。新疆小麦品种资源丰富。1953—1983年,共征集到冬麦品种资源4 435份,其中地方品种155份;春麦品种资源4 287份,其中地方品种223份。
目前生产上种植面积较大的优良冬小麦品种有:
❶新冬15号。中高产类型,一般亩产350~400公斤。抗倒伏,抗病性强,适应性较广。蛋白质含量13.9%,品质较好。
❷新冬16号。中高产类型,一般亩产350~400公斤。较抗倒伏,适应性广。中晚熟。蛋白质含量14%,容重不高。
❸唐山6898。中高产类型,一般亩产300~400公斤。适应性广,早熟,南疆收后可复播早熟玉米,抗病性较差。蛋白质含量12%,延伸性较好。
❹冀麦84-5418。高产类型,一般亩产400~500公斤。抗倒伏、抗病性强,适于在中等肥力以上的耕地上栽培,早熟,收后可复播早熟玉米或留行套种中晚熟玉米。蛋白质含量12%,品质较好。
春小麦品种有:
❶新春2号。中高产类型,一般亩产400公斤左右。抗干热风,适应性广,中早熟。
❷新春3号。中高产类型,一般亩产300~450公斤。适应性广,抗倒伏,耐旱,品质好。
❸新春4号。中高产类型,一般亩产300~450公斤。适宜在昌吉、石河子、塔城、哈密等地种植。中早熟,品质较好。
❹新春6号。高产类型,在高水、肥条件下,亩产可达500~600公斤。早熟,蛋白质含量15.9%,品质好。
(2)水稻。1960年前后,征集全疆26个主要产稻县的300多个材料,归类整理成16个地方品种。其后从国内外征集了数百份材料,加以整理,到1978年共保存品种250份左右。1986—1989年对36个水稻品种(地方品种16个,自育品种12个,外引品种8个)进行了性状鉴定,并繁种储入国家种子库和新疆农科院种子库。
目前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水稻良种有:
❶矮丰2号。早粳晚熟类型,生育期158天,需有效活动积温3 500~4 000℃。分蘖力强,耐肥,抗倒,较耐盐碱。苗期抗冷性差,耐淹能力较弱,感染稻瘟病。糙米率80%,米质中等。适宜在阿克苏、巴音郭楞、和田等地州的产稻县市及兵团农场种植。一般亩产400公斤左右。
❷新稻1号。早粳早熟类型,生育期124天左右,需活动积温2 500~2 800℃。分蘖力较强,较耐肥抗倒,较抗稻瘟病。糙米率80%,米质上等。适于阿克苏、和田、喀什3地区等产稻县市及兵团农场种植。一般亩产400~600公斤。
❸新稻2号。早粳中熟类型,生育期140天左右,需活动积温2 900~3 200℃。分蘖力较强,较耐肥抗倒,较抗稻瘟病。苗期抗冷性较强,较耐盐碱,易保苗。糙米率81%,米质中上等。主要适於北疆稻区种植。一般亩产600~700公斤。
❹新稻5号。早粳晚熟类型,生育期150天左右,需活动积温3 450℃上下。分蘖力强,耐肥抗倒,抗稻瘟病,苗期不耐低温水淹。糙米率80%,米质中等。主要适于阿克苏、喀什、和田3地区的产稻县市和团场种植。一般亩产700~900公斤。
此外,还有秋光、沙交5号等。
(3)玉米。有地方农家品种330多个,新中国成立以来引进的品种343个,区内外选育、且在生产上起过作用的玉米单交种30多个。
目前生产上推广应用的良种为:
❶SC704。从南斯拉夫引进,中晚熟高产马齿型玉米单交种,为目前主栽品种。生育期135天左右。大面积亩产600~700公斤,亩产纪录1 205公斤。系自治区玉米一季亩产吨粮和小麦、玉米两季亩产吨粮的主用品种。该玉米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株型紧凑,适于密植,后期茎叶青绿,适宜青贮。适于南北疆春播和南疆套播。
❷京早8号。早熟白粒半硬质玉米单交种。适宜南疆复播,为南疆“两早配套”主用品种。生育期95~105天,大面积亩产400公斤左右,亩产纪录684公斤。抗倒性强。后期茎叶青绿,适宜青贮。
❸新玉6号。早熟、高产的半硬质胚乳的高赖氨酸玉米单交种。适宜南疆复播、北疆无霜期短的地区春播和伊犁地区冬油菜后复播。生育期85~100天(南疆到北疆)。大面积亩产500公斤左右,高者可达900公斤。赖氨酸含量0.35%~0.44%,比普通玉米高60%以上。茎秆坚硬,抗逆性、抗病性、适应性强。成熟后茎叶保持青绿,适宜青贮。出籽率85%。
❹新玉7号。高产、优质、中晚熟的半硬质胚乳的优质蛋白玉米单交种。生育期126~128天,大面积平均亩产700公斤以上,比目前主栽品种SC704增产10%,高产纪录1 015公斤。赖氨酸含量0.39%,比普通玉米高60%。茎秆坚硬,抗逆性强,适宜密植。适于南北疆春播和南疆套播。
❺八农701。早熟半硬质高产玉米单交种。生育期平均90天,亩产500公斤左右,最高亩产970公斤,较京早8号增产30%。亲本产量高,亩产达300~400公斤。抗逆性强,适宜密植,后期成熟快,适宜南疆复播。
❻墨单8621。早熟玉米单交种。平均亩产380公斤。生育期92天,抗逆性强,适宜南疆复播。
❼和单1号。早熟玉米单交种。亩产400公斤左右。生育期95天。抗逆性、抗病性强。适宜南疆复播。
(4)大麦。新疆大麦具有早熟、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用途多等特点。新疆大麦品种中皮大麦占23.5%,裸大麦占71.43%;二棱品种占3.18%,多棱品种占96.82%。新疆的63个大麦地方品种分属10个变种,其中皮大麦有6个变种。
(5)豆类。
❶大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从内地引入新疆。1994年种植面积5.80万公顷。最高亩产308.7公斤。自治区共引进品种及品系562份,经区试及生产示范、推广,已由自治区或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的品种有黑农33、白农2号、东农36、79-4等高产品种(系)。其中,中熟及中晚熟品种(生育期120~130天),适合于北疆春播及南疆复播。早熟品种(生育期80~90天),适于北疆复播。中熟及中晚熟品种占70%以上。
❷鹰嘴豆。在新疆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共有58个品种,其中农家种25个,国外引进种33个。生育期101~125天,性喜高温,极度耐旱,耐寒,耐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是唯一能代替动物食品的植物性食品。而且不含胆固醇,常食能延年益寿。民族医学用于食疗,治疗慢性疾病,如气胀、气喘、经常性胃痛、食欲不振、糖尿病等,具有独到效果。
此外,还有豌豆、蚕豆、绿豆等。
2.棉花
。新疆植棉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已种植草棉。清史记载曾生产五色棉。截止1995年,征集、整理的棉花品种资源1 238份,其中陆地棉840份,长绒棉347份,亚洲棉35份,野生棉10份,草棉6份。
新疆近10多年选育栽培的主要陆地棉品种有:
(1) 新陆早1号。早熟、丰产、优质。单铃重5克,衣分34%~36%。纤维主体长度29~30毫米,细度6 000米/克,单强4~4. 3克。高感黄萎病。
(2) 军棉1号。品种适应性强,丰产性好,但纤维品质欠佳。单铃重6~7克,衣分38.6%,纤维主体长度39~30毫米,细度6 000米/克,单强3. 6克,含糖“轻”量,纤维易变黄。高感黄、枯萎病。
(3) 新陆中1号。中熟低酚棉品种。丰产性较好,纤维品质较优,唯茎秆较软易倒伏,棉铃开裂不畅,收花较难。单铃重5. 9克,衣分39%,纤维长度29~31毫米,细度6 353米/克,单强3.8~4.1克。棉酚0. 037%。
(4) 新陆中2号。中早熟,纤维品质优异,色泽白,单铃重5. 6克,衣分39%~40%,纤维长度29毫米,细度6 277米/克,含糖微。
(5) 新陆中3号。中熟,高抗Ⅱ型枯萎病,病情指数0. 62。丰产性较好,纤维品质欠佳。单铃重6. 5~7. 1克,衣分39%,纤维长度29毫米,细度5 590~6 597米/克,单强3. 6克。
(6)新陆早4号。早熟,生育期130~133天。单铃重6. 1克,衣分36.5%。纤维长度29毫米,细度6 137米/克,单强3. 99克,马克隆值3. 8,比强23. 6克/特克斯。不抗黄萎病。
(7)新陆中5号。中早熟,纤维品质特优,纤维长度31. 5毫米,细度6 109米/克,单强3. 9克,马克隆值3. 9,比强23. 2克/特克斯。经纺纱试验结果,综合评定第一,是目前新疆陆地棉品种中最优者。表现为原棉等级高,长度长,短绒少,强度高,棉纱强力好。田间表现吐絮快而集中。不抗枯萎病。
自治区近10多年选育的主要长绒棉品种为:
(1)新海3号。原名混选2号。早熟,茎秆坚实,絮色洁白,纤维主体长度39. 5毫米,细度7 950米/克,单强4.0克上下,成熟度系数1. 70。抗Ⅲ型枯萎病,但不抗Ⅱ型枯萎病。
(2) 新海9号。中早熟,纤维品质优良,结铃性较强,抗Ⅲ型枯萎病。单铃重3克,纤维长度38. 4毫米,细度7 371米/克,单强4. 9克,成熟系数1. 86。
新疆近几年,在棉花枯萎病发生区,引种并迅速推广中棉所系列品种。据自治区农业厅统计,1994年全疆共种植7. 73万公顷,1995年13. 87万公顷。中棉所系列品种棉花抗病性、丰产性都较好,唯纤维比强较低,目前自治区种植面积较大、较好的中棉所选育的棉花品种:
(1) 中棉所16。早熟品种,全生育期114天 (黄河流域)。出苗快,早熟不早衰,后期长势强,叶功能期长。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棉花衣分37%左右。在北疆试种表现较新陆早1号稍晚熟,在南疆的阿克苏地区其生育期与新陆早1号相差2天。
(2) 中棉所17。中早熟品种,出苗快,苗势旺,发育早。兼抗枯、黄萎病。衣分率38%左右。1994年在阿瓦提县试种,测产单铃重6. 7克,衣分39%,亩产皮棉100~125公斤。
(3) 中棉所19。中早熟品种,植株茎秆硬,第一果枝着生节位高,叶较小,铃较小,衣分率较高,兼抗枯、黄萎病。1994年在阿瓦提县试种,测产铃重5. 2克,衣分率42%,亩产皮棉120公斤上下。
(4) 中棉所23。早熟,株型稍紧。结铃性强,成铃集中,单铃重5克以上,衣分率40%~42%。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较为协调,田间表现稳健。1995年引入在农一师阿拉尔垦区试种。
3. 油料

(1) 油菜。新疆栽培油菜品种资源196份,以芥菜类型为主。新疆是我国油菜野生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通过7次考察,搜集野生油菜种子513份和芸苔族近缘植物标本207份,初步鉴定出属十字花科的19个属32个种5个变种。首次发现芸苔族白芥属4个野生种和4个变种,填补了国内空白。新疆农科院从国内外引入油菜品种资源850份。目前保存的油菜种质资源1 600多份。除三大栽培类型 (芥菜型、白菜型、甘蓝型)油菜品种资源外,还保存有芸苔属的黑芥、阿比西尼亚芥、新疆毛芥及白芥属的白芥、芝麻菜属的芸芥等资源。其中优良品种有:
❶新油5号。为春性芥菜型无芥酸优质早熟品种,含油率37%~40%,亚油酸含量高达36. 87%,较国际油菜育种目标35%的含量高出1.87个百分点。一般亩产110~130公斤,生育期80天左右,适合高寒山区种植及平原地区复播。
❷新油4号。高产优质品种。芥酸含量低于1%,原种含油率40%左右,油酸和亚油酸含量高达80%以上。一般亩产120~140公斤,较常规品种增产1成以上。1995年推广面积占新疆油菜种植面积的72. 3%,是新疆油菜的主栽品种。此外,在国内率先选育出芥菜型 “双低”(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苷)油菜品种新油8号、新油9号,不久将推广应用。
在新疆野生油菜资源中,发现芥酸含量较低(5. 23%),硫苷含量低达70毫克/克和抗(耐)菌核病的优异抗源,为品质育种和抗病育种提供珍贵的种质资源。
(2) 油葵。油葵是70年代引入的新兴油料作物,从国内外引入品种资源300余份。10多年来,先后选育出新葵1号、新葵杂1号、新葵杂2号等油葵品种与杂交种。其中新葵杂1号为新疆油葵的主要栽培品种。新疆农垦科学院选育的109×7961—2411杂交种,亩产量为243. 4公斤,占全国油葵区试的第2位,亩产油量121. 3公斤,名列第一,分别高出对照31. 8%和46.9%,已通过国家区试。
(3)红花。10多年来,从50多个国家引入红花品种2 649个,从中筛选出高油分品种、高油酸品种、高亚油酸品种、高蛋白品种及丰产品种。目前红花主栽品种以吉红1号为主。新选育出的高油分品种(含油率40%以上)新红花1号、2号,已在生产中推广,其中1号为油、花兼用品种。
(4)胡麻。胡麻又名亚麻。新疆胡麻资源丰富,油用型、纤维用型及油、纤兼用的品种资源都有。为提高胡麻经济效益,栽培品种已由单一油用型转向油、纤兼用型。栽培种以伊亚1号为主。
4.甜菜
。新疆1958—1965年,曾先后从国内外征集甜菜品种资源270份,从中筛选出适宜新疆种植的品种AB、P1537、P632等。1960—1970年,通过系统选育出石甜1号、新甜1号品种,更换了外引品种。1975—1989年,通过各种类型杂交,又选育出新甜2号、3号、4号、5号、6号等杂交种应用于生产。
生产中种植面积最大的为以下3个品种:
(1)石甜1号。70年代中后期新疆甜菜的主栽品种。出苗快,生长势强,叶丛直立,丰产,耐白粉病,适应范围广等。
(2)新甜2号。1980年列为主栽品种。出苗缓慢,生长势强,抗白粉病,耐盐碱,耐水肥,属丰产型品种。荣获1984年新疆科技进步一等奖。
(3)新甜6号。1990年列为主栽品种。为新疆第一个优质高产的多倍体杂交种。出苗快而整齐,生长势强,耐水肥,耐瘠薄,较耐盐碱,抗白粉病,适应性广。

☚ 一、农作物品种资源   (二)瓜、菜、果、啤酒花 ☛
0002071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