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满庭芳 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周邦彦
周邦彦 凤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光,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周邦彦为北宋末期词学大家。由于他深通音律,创制慢词很多,无论写景抒情,都能刻画入微,形容尽致,章法变化多端,疏密相间,笔力奇横。王国维推尊为词中老杜,确非溢美之词。 周邦彦于哲宗元祐八年(1093)任溧水(今江苏溧水县)令,时年39岁。无想山在溧水县南18里。 上片写足江南初夏景色,极其细密;下片即景抒情,曲折回环,章法完全从柳词化出。 “凤老”三句,是说莺雏已经长成,梅子亦均结实。“凭栏久”承上,意谓上述景物,均是凭栏眺望时所见。词意至此,进一步联系到自身。“黄芦苦竹”,用白居易《琵琶行》中“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之句,点出自己的处境与被贬谪的白居易相类。 周邦彦自元祐年离开汴京,先后流宦于庐州、荆南、溧水等僻远之地,故多自伤身世之叹,这种思想在本词中也有所反映。但本词的特色是蕴藉含蓄,词人的内心活动亦多隐约不露。例如上片细写静景,说明作者对四周景物的感受细微,又似极其客观,纯属欣赏;但“凭栏久”三句,以贬居江州的白居易自比,则其内心之矛盾痛苦,亦可概见。下片笔锋一转再转,曲折传达作者流宦他乡的苦况,自比为暂寄修椽的社燕,又想借酒忘愁而苦于不能,只得以醉眠求得内心短暂的宁静。 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满庭芳 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风老莺雏2,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3。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4。人静乌鸢自乐5,小桥外、新绿溅溅6。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7。年年。如社燕8,飘流瀚海9,来寄修椽10。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11。憔悴江南倦客12,不堪听、急管繁弦13。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14。 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满庭芳 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风老莺雏,②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③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④人静乌鸢自乐,⑤小桥外、新绿溅溅。⑥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⑦ 年年。如社燕,⑧飘流瀚海,⑨来寄修椽。⑩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11)憔悴江南倦客,(12)不堪听、急管繁弦。(13)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14) 【注释】 ①溧水:今江苏省县名,位于南京市东南,宋代与上元、江宁、句容、溧阳同属江宁府。无想山:清嘉庆修《江宁府志》卷十:“无想寺,在溧水县南十八里,无想山。” ②“风老”二句: “老”、“肥”两字之处都作使动词用,意谓暖风吹莺雏长大,夏雨润梅子肥圆。“雨肥”句用杜甫诗:“红绽雨肥梅。” ③嘉树:佳木。清圆:树荫清凉又圆正。刘禹锡《昼居池上亭独吟》:“日午树阴正。” ④衣润费炉烟:因地势低下,空气里水份多,故衣服潮湿,需化费很多炉烟来熏烘。亦有时间绵长之意。⑤鸢(yuan):《尔雅·释鸟》:“鸢。乌丑,其飞也翔。”古以鸢为鸟类,故二字连举。⑥新绿:新涨的绿水;溅溅:水浅急流貌。⑦“黄芦”二句:白居易《琵琶行》:“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九江:即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⑧社燕:江南一带,燕子每于春社日来,秋社日去,故称社燕。⑨瀚海:沙漠。此处泛指荒僻地区。⑩修椽(chuan):承屋瓦的长檐子,燕子往往筑巢于此。(11)“且莫思”二句:化用杜甫《绝句漫兴九首》:“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身外:指功名事业为身外之物。尊:同樽,酒杯。(12)江南倦客:诗人自称。倦客谓倦于作客、做官。(13)急管繁弦:管弦原指乐器,这里借指音响激越、繁复的音乐。(14)簟(dian):竹席。古人常用“簟枕”比喻闲居生活。“容我”句:典出《宋书·陶潜传》:“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译文】 暖风吹得小莺儿羽翼丰满,夏雨滋润得梅子个个肥鲜。正午时分,美好的绿树的阴影清凉正圆。我居住的地方,地势低洼又近山,燃上香炉才能把潮衣烘干。这儿寂静一片,飞翔着自由自在的鸟鸢。新涨的绿水,急急地流向小桥外面。我久久倚着栏干,望着黄芦苦竹四周绕环,不由得想起当年被贬谪的白居易行船在九江畔。 啊!年复一年,我象社日的旅燕,飞过沙漠似的荒僻地区,寄居在人家的屋檐。唉!且别去考虑那些身外之事吧,还不如经常亲近亲近酒筵。只是,我这个憔悴的江南倦客,再经不起如此高亢繁复的音乐拨动心弦。请就在这歌筵边,放好一套枕席,让我在酒喝醉时得以安眠。 【集评】 宋·沈义父:“词中多有句中韵,人多不晓,不唯读之可听,而歌时最要叶韵应拍,不可以为闲字而不押。……又如《满庭芳》过处:‘年年如社燕’,‘年’字是韵,不可不察也。”(《乐府指迷》)清·许昂霄:“通首疏快,实开南宋诸公之先声。”(《词综偶评》)清·周济:“体物入微,夹入上下文中,似褒似贬,神味最远。”(《宋四家词选》) 清·陈廷焯:“美成词有前后若不相蒙者,正是顿挫之妙。如《满庭芳》……此中有多少说不出处,或是依人之苦,或有患失之心。但说得虽哀怨,却不激烈,沈郁顿挫中别饶蕴藉。后人为词,好作尽头语,令人一览无馀,有何趣味?”(《白雨斋词话》卷一) 清·陈廷焯:“起笔绝秀,以意胜,不以词胜。笔墨真高,亦凄恻,亦疏狂。”(《云韶集》) 清·郑文焯:“案《清真集强焕序》云:‘溧水为负水之邑。待制周公,元佑癸酉为邑长于斯。所治后圃,有亭曰姑射,有堂曰萧闲,皆取神仙中事,揭而名之。’此云无想山,盖亦美成所名,亦神仙家言也。”(郑校《清真集》) 近代·梁启超:“最颓唐语,却最含蓄。”(《艺蘅馆词选》乙卷引) 【总案】 本词为历来传诵的名篇,清代词评家评价甚高,近人甚至有认为“在本集固无第二首,求之两宋,亦罕其俦。”(俞平伯《清真词释》)辞似溢美,却有一定道理。因为从思想内容言,无论其“黄芦苦竹”的天涯沦落之感、“年年、如社燕”的飘泊生活。还是其“歌筵畔”醉眠的矛盾复杂心情,对漫长封建社会中的士大夫来说,都具有普遍意义,能引起深深共鸣。从艺术特色言,既符合传统的“温柔敦厚”、“怨而不怒”的诗教,又具有清真独有的沈郁顿挫、浑厚圆润等优点,能体现清真词的典型风格,不愧为清真最佳作之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