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2_193第七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2_193第七章

【第七章】

先知先覺
退録曰:‘先覺之覺字即接覺後知之覺字來。蓋知從已知説,覺從方知説。伊尹不以先知自處,而以先覺自處,亦謙也。’
伊尹蓋以為聘雖至,而猶未必其果是人也,則不如且講求個之道而自樂焉,寧終身也。何者?為苟不如是,則不行耳。此即千古聖賢所以難仕之故也。故將大有為之人,其未得志也,未嘗不囂囂者焉。以其未達此意,故如虚齋輩乃有之道安可行於畎畝之中,及伊尹果以隱為高而無意於斯世,何以為聖之任等疑端。此可謂從無頭緒之論也,何足與議於聖賢論聖賢之語哉?○退録,問:‘囂囂之時,惡在樂之道?’曰:‘“囂囂”節當看“由是”字,“幡然”節當看“使是”字。伊尹所樂之道,果是一般於囂囂之際、幡然之後矣。然始乎必處畎畝者,為未見可為之人也。後欲覺乎民者,為見可為之人也。伊尹所以以幡然之心有囂囂之時者,如是而已。其所以自任處,則固自若也。自任者,以之道自任也。樂字内已見任底意在。’
未聞枉己而正人。
竊意:以割烹要,而欲以成,勢必不行,所以賢者不為。亦不是事或可成,而賢者皆卑之不肯也。
之道要
退録曰:‘之道者,義與道而已。故樂之道者,樂道義之謂耳。聖人所樂,無處不道義也。未嘗窮約而小,未嘗得志而大,以之事君為之君,以之治民為之民,所以覺後知後覺者,即此也。則伊尹平生只有此道,而致之聘,豈不是以此要乎?要者,我為容而彼悦之之謂也。夫伊尹以不求勢禄、樂之道為容,即悦其不求勢禄、樂之道也而聘之,所以必曰“以之道要”也。’
見此以上所辨割烹之必無,不但從之心而推之,自有其應聘實證。然則割烹之疑本無從起,而世有是説者,以其世道淆薄,自料道三聘之禮必不是無端可致者,則割烹委折所應必有於人所不見之際云爾。殊不知以聖人干聖人,自有其道。仁義相悦,奚啻世俗功利之悦?不干之干,奚啻他人干謁之干?故‘以之道要’,語意中隱然有不彼獨要而此亦為要之意。凡有意世道者,亦必有舍邪就正之關矣。孟子亦不為一時語法地设此言也。
聖人之行,不惟於禪繼等大節,然後必視天意;至於出處進退之間,亦莫不視天意以為道義之則耳。故未嘗有一毫之苟,所以為行萬事之本,而立萬世之法也。故以上諸章之下係以此以下。

☚ 12_192第六章   12_194第八章 ☛
0000293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2: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