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2_184第三十九 下十一 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2_184第三十九 下十一 章

【第三十九 下十一 章】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去聲。不必果,惟義所在。’集注曰:‘必,猶期也。言大人者,其言與行不先期於信果,但義之所在則從之。’○竊意:‘言必信,行必果’,解義詳見論語子路篇。此言大人不然,只當與彼章‘硜硜小人’相互看,以得大人賢狀。○‘惟義所在’者,言必其惟義所在,然後言;惟義所在,然後行也。若只欲乃言必信,乃行必果,則安得合義乎?義者,事物之宜,天命之則,人不能容私於其間者,故曰惟義。
蔡虚齋曰:‘既得於義,則不信、不果自不害其為信、果矣。豈有合義而可責其信果哉?’李都梁曰:‘不期必於信果,只有義在不在耳。則惟義所在,則信果成就處依然此信果。若説義之所在,則信果可也,不信果亦可也,便成無忌憚小人矣。’蒙引存疑俱謬。
退録曰:‘諸説俱未精到。夫義裁乎言行之前,則何憂乎不信不果?且既曰不必於信果,則又何得言成就信果?’竊意:只緣未得聖門自來立言本意也,故彼此潰裂至此耳。夫必信必果之意,自有來路矣。孟子將言‘惟義所在’而必自信果處説來者,正以示大人者必不以某樣信果為信果,卻以合義之言為信,合義之行為果云爾。今蔡氏亦失此旨矣。然其謂不當以硜硜之信果者之於合義者,猶為可也。而李氏因以為合義之後所成就者,只是硜硜之信果,則為謬更甚。本意一失,舉何足辨?○上章‘不為已甚’句,須合此章‘惟義所在’意講;此章‘必信必果’句,須該上章所謂‘已甚者’等類看。夫君子所求合義,則義豈有不信不果之義否?是知大人所以不必信必果者,為要必信果,則或[1]
原來自前章大人所得必須養德,而謂之有不為而後以有為者,總是意注在一義字而言爾。故到此章結煞以〔惟義所在〕[2]

☚ 12_183第三十八 下十 章   12_185第四十 下十二 章 ☛
0000292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0:5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