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2_157第十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2_157第十二

【第十二】

孟子曰:‘居下位而不獲於上,民不可得而治也。獲於上有道:不信於友,不獲於上矣。信於友有道:事親弗悦,弗信於友矣。悦親有道:反身不誠,不悦於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其身矣。注曰:‘言獲上之道,先從己始。己不正而能正人者,未之有也。’○集注曰:‘誠,實也。“反身不誠”,反求諸身而其所以為道者有未實也。“不明乎善”,不能洞達體要,有以真知此道之正也。游氏曰:“明善誠身,則致其極矣。以内則順乎親,以外則信乎友,以上則可以得君,以下則可以得民矣。”’○竊意:所謂此道理之體要者,只在事親之説而已。自反而誠明者,即是誠明個此底道理;交際而信獲者,即是信獲夫此底道理;所欲治民者,亦都是要得此道理錫類之而已。故上章總論其道與事曰親親長長,而到此章歸之誠明説。
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録曰:‘誠者,指已有之而自然者,故曰天道。思誠者,指求有之而自强者,故曰人道。’竊意:自首至此,解詳中庸。○李光地曰:‘中庸本文曰“誠之者,人之道”,而此曰“思誠”,尤精密。’竊意:中庸則‘誠之’下更有‘擇善固執’等許多申説,只説‘誠之’而意可相發。此則單就此一句包涵了,斷不可無思字,思字内自具擇善固執等許多功夫。此固聖門文字省繁攸宜,非有精麤而然也。
竊意:是故二字卻是統承上文之辭。而乃言天道人道,則可見天道只是誠能動物而已,而則之者人道也,所以不可不明而誠之焉,必乎此道理耳。
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集注曰:‘至,極也。’
困勉録曰:‘中庸言“動變化”,此章末節一動字亦該得變化矣。’竊意:‘動变化’之説,亦詳見中庸。○集注楊氏曰:‘動便是驗處,若獲〔乎〕上、信〔乎〕友、悦〔乎〕親之類是也。’竊意:大凡為人之道但當誠意,因所以順親之方而己則信友獲上,而所以善天下之法即此也。動亦言此件道理之以誠變化云爾,竟不是以我對人説有以能動之為適以驗夫誠也,亦當與中庸‘動变化’章參考。
録曰:‘善無不明,則身無不誠,而親悦友信上獲矣。明者,能所以如此之謂;善者,善其事也;誠者,誠其善也。誠夫此道,以與必偕□者,是誰之事?故當之以身。’
集注曰:‘此章述中庸孔子之言,見思誠為脩身之本,乃子思所聞於曾子,而孟子所受乎子思者,亦與大學相表裏。學者宜潛心焉。’
録曰:‘此章論誠。誠者,終始也,所以實仁義、合人己、通遠近、一上下之樞也。故以此統以上諸章所論者,以結之也。’

☚ 12_156第十一   12_158第十三 ☛
0000289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0: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