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2_171第二十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2_171第二十六

【第二十六】[1]

之不孝原無差等,則孟子之意本此為低昂於其間也。但下將言事,故特提無後而言其大也。
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注曰:‘知告焉則不得娶,而終於無後矣,故不告而娶。猶告,言與告同也。’
竊按:不告而娶,事見萬章篇第二章,互考。
集注曰:‘告者經也,不告者權也。范氏曰:“天下之道,有正有權。正者萬世之常,權者一時之用。蓋權出於不得已者也,若父非瞽瞍,子非大舜,而欲不告而娶,則天下之罪人也。”’竊意:父非瞽瞍,則必無告則不得娶事端,安從有不告之事?子非大舜,則若值不令娶時,高[2]必有不取以懟之失。甚至縱欲者,上雖無阻□之父,而或為廋親慕艾之徒,此又奚以行權論罪乎?然則凡於道理相值處,隨處有不權量不得者。而今日非不權,則設或不幸而當人倫之变者,豈可以不及而竟無所處乎?果爾,凡後聖人而行權者,必其猖狂自聖之妄者也。不然,竟將談權一位不虚閣不已,如之何其可也?大抵權只是量輕重之名也。必告而娶者,固是禮也。而若告與娶知不可以並行,則寧或不告,必顧有後者,是所謂權也。何為其權當如此?百世之有後為大,而一時之必告差小也。何以有後為大?夫承先繼統者,天下之通義而父母之本心也,此豈可因一時偶然之命而有以違忤之哉?故君子以為猶告者,以其今不稟旨於亂命者,正所以奉行其本心而成就夫通義也。是所謂順親之大者也,稟旨孰如?但所稟在本心之通義,而不在偶然之亂命爾。然則此豈非真個稟命者乎?故曰‘猶告’。此又非凡見之所及見,而惟君子之達於本實者得及見此,故曰‘君子以為’。須知得君子見解,自有所在,恰當求之本實底精微,而不當求之粗迹上小節。夫所謂達權稱錘者,如斯而已,又奚論經權異同,分疏到能用不能用境地乎?
大凡道理未嘗在依樣形迹上為真,惟在實情實境上求得,故聖門中論思則必貴近思,論行則必貴篤行。總之曰恕,而必以忠為貴者,此也。有如大舜人倫之極也,明明親教之下,亦有不從命而從本心者焉。是即所謂道理之實也。然則聖人之為聖人者斷然在此,而隨事可以例推矣。悠悠千古,聖門獨傳之妙於此章發之,而以下諸章得焉。

☚ 12_170第二十五   12_172第二十七 ☛
0000291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3: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