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
孟子曰:‘人之易去聲。其言也,無責耳矣。’成録曰:‘無責,無擔任之責也。無其責,故易其言也。’
竊意:玩‘(已)〔耳〕矣’語氣,見此人所以易言之故無他,仍見君子所以難言之故有在矣。
無必踐約之心者,其謊也輕;無任其事之地者,其論事也妄,此皆情態之易見者也。以此推見為道之際,必無不然矣。夫擔當必為之責在心,言自不易,即可以言之難易知此心之有無矣。既曰‘易其言’,則言非有失之言也。而君子不聽其言而視其心,然則學者之所可勉者不在見言而在心也。故必曰:‘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餘不敢盡;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慥慥爾!’此聖門切要之戒也。
上章見自反底至心,此章見致力底要地,下章見臻極底真境。上章則智之所以不盡也,此章則仁之所以不盡也,下章則勇之所以不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