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醉马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醉马草

【名称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志》

【概况】:

异名 醉马豆、断肠草(内蒙古)。

基源 为豆科棘豆属植物小花棘豆全草。

原植物 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20~50cm。直立或平卧,多分枝,表皮被硬毛。

单数羽状复叶;托叶长圆形,基部连合;小叶11~19枚,长圆形,长1~2.5(4)cm,宽0.3~0.7(1.4)cm;先端渐尖,具刺尖;基部圆形,下面被疏柔毛。

总状花序长5~12(20)cm;苞片狭披针形,长约0.2cm;萼筒钟形,被贴伏柔毛;萼齿披针状钻形;花冠淡紫色,旗瓣宽倒卵形,先端凹,翼瓣短于旗瓣,龙骨瓣最短。荚果卵圆形,长1~2cm,宽0.3~0.5cm,先端具喙,密被长柔毛。

花期5~7月,果期7~8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427页.图2584)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沙地,耐盐碱。

分布于内蒙古、山西和西北等省区。

。【化学】:

含(+)-3′,7-二羟基-2′,4-二甲氧基异黄烷、1,1,1,7,7,7-六氯-2,6二羟基庚酮-4[1]、多个三萜皂甙类成分[2]、山柰酚(Kaempferol)、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7-鼠李糖甙、山柰酚-3-β-D-葡萄糖甙(Kaempferol-3-β-D-glucoside)、山柰酚-3-双葡萄糖甙(kaempferol-3-diglucoside)[3]、臭豆碱(Anagirine)、黄华碱(Thermopsine)、N-甲基野靛碱(N-Methylcytisine)、鹰爪豆碱(Sparteine)、鹰靛叶碱(Baptifoline)、腺嘌呤(Adenine)、白藓碱(Dictamnine)、脲基甲酸乙酯[4]

参考文献 [1] 沈阳药学院学报 1989;6(4):283 [2] Phytochemistry 1990;29:2032 [3] 中国中药杂志 1989;14(8):482 [4] 中国中药杂志 1991;16(3):160

【药性】:

功效 麻醉,镇静,止痛。

主治 关节痛、牙痛,神经衰弱,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g(鲜品3~6g)。外用:揉烂塞患牙或煎水含漱。

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服用宜慎。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5: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