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新中国成立前的畜牧业
浙江省畜牧业可上溯到距今7 000余年的远古新石器时期。从1936年在余杭县发现良渚遗址起,到当代陆续发掘的马家浜(嘉兴)、河姆渡(余姚)、罗家角(桐乡)及湖州的钱三漾、邱城等一批文物考证:狗、猪、牛、在新石器时期已有人工饲养。
西周时,浙江出现了“农牧结合经营方式”。据《周礼》、《礼记》记载,各种类的畜禽,分别饲养在不同的圈舍积肥,有牛牢、马厩、猪圈和鸡埘(土洞)的名称。据《越绝书》记载,越王勾践时,人们的肉食已从主要依靠狩猎转为依靠养殖,养豕的称“豕山”,养鸡的称“鸡山”。汉代开始应用牛耕和铁制工具。晋代安吉、长兴“多畜白羊”(即今湖羊)。唐代颁布过“保护发展耕牛”的诏令。宋、元时期,浙江水田增多,水牛、黄牛也随之增加,养猪和养禽相当普遍。浙东白鹅的养殖已有1 600年历史。养蜂始于春秋,唐时,桐庐等县已用蜂蜜招待贵宾,宋时杭州的蜂蜜列为贡品。到了清代,浙江畜牧业已相当发达,尤其是金华火腿,已驰名中外,清朝咸丰九年(1859),号称“雪航蒋腿”大量输出国外。1913—1928年间,通过杭州、宁波、上海商埠出运的火腿数量年超千吨,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在此期间,温州的奶牛业发展,吴百亨创办的“百好炼乳厂”生产的“擒雕”炼乳,质量、色泽与英商纳司尔英瑞公司的“飞鹰牌”相媲美,1929年获中华国货展览会一等奖,1930年获西湖博览会特等奖。1930—1940年间,这一品牌的炼乳年产量达2. 6万箱(每箱四打),提炼奶油9.08万公斤,年营业额达80余万元。“擒雕”炼乳远销东南亚、西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全国一半。
30年代,杭州开始从欧美引进饲养来亨鸡、澳洲黑、芦花鸡等良种。1921年,绍兴人从日本引进意大利蜜蜂,办起了养蜂场;同年,温州吴小蜂也相继建办蜂场。1928年,在桐乡县濮院成立了全国最早的“江浙养蜂协会总会”。
民国前期,浙江的畜牧业进一步兴起。据《中国实业志》记载: 1931年浙江省养猪241. 1万头,牛62.6万头,羊114. 6万头。到1937年,全省年养猪271.8万头,养牛120.4万头,养羊135.2万头,分别比1931年增加30. 74万头、57. 8万头、20. 6万头; 养家禽2 066. 7万只,比1933年增加169. 7万只。
抗日战争期间,畜禽业遭到破坏。瑞安百好炼乳厂被炸,杭州地区多数鸡场停办,造成畜禽饲养量锐减。1946年与1937年相比: 全省猪饲养量减少43.4万头,下降16%;牛减少13. 6万头,下降11.3%;羊减少107. 2万头,下降79. 3%;家禽减少778. 5万只,下降37. 7%。战后,浙江的畜牧业虽有所恢复,但到1949年,除猪外,其余畜禽均低于1934年的生产水平(表3-4-1)。
表3-4-1 1931—1949年主要畜禽年末存栏
年 份 | 猪 (万头) | 牛 (万头) | 其中 黄牛 | 羊 (万只) | 其中 山羊 | 家禽 (万羽) | 其 中 | 蜜蜂 (箱) |
鸡 | 鸭 | 鹅 |
1931 | 241.08 | 62.8 | — | 114.6 | | | — | — | — | — |
1933 | 235.75 | 92.6 | 57.5 | 114.4 | — | 1 897.0 | — | — | — | 7 606 |
1934 1935 1936 1937 | 244.8 247.8 238.4 271.8 | 104.1 103.3 102.1 120.4 | 76.0 69.3 72.4 89.0 | 118.4 89.6 91.9 135.2 | 57.6 48.1 55.2 73.9 | 2 042.9 1 667.3 1 664.4 2 066.7 | 1 556.5 1 312.6 1 350.3 1 644.4 | 388.7 263.6 214.2 334.4 | 97.7 91.1 99.9 87.9 | 11 000 — — — |
抗日战争 前年平均 | 246.57 | 97.52 | 72.84 | 110.64 | 58.7 | 1 867.66 | 1 465.95 | 300.23 | 94.15 | 9 303 |
(续)
年 份 | 猪 (万头) | 牛 (万头) | 其中 黄牛 | 羊 (万只) | 其中 山羊 | 家禽 (万羽) | 其 中 | 蜜蜂 (箱) |
鸡 | 鸭 | 鹅 |
1946 | 228.4 | 106.8 | 79.6 | 28.0 | 27.7 | 1 288.2 | 1 162.3 | 100.1 | 25.8 | |
1947 1949 | 232.7 245.9 | 98.8 86.1 | 69.5 62.7 | 41.8 100.0 | 34.0 40.0 | 1 465.6 — | 1 222.6 — | 187.9 — | 55.1 — | 7 000 8 000 |
抗日战争 后年平均 | 235.67 | 97.23 | 70.6 | 56.6 | 33.9 | 1 376.9 | 1 192.45 | 144.0 | 40.45 | 7 500 |
后比前 +-% | -4.42 | -0.3 | -3.08 | -48.84 | -42.25 | -26.28 | -18.66 | -52.04 | -57.04 | -19.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