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浊音清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浊音清化

声母演化现象之一。指全浊声母演化为清音声母。中古汉语存在着“並奉定澄从邪崇船禅俟群匣”等12个全浊声母。这些声母在北方话里,后来逐渐变成了相应的清音声母。这种演变自唐五代时期已经开始,至元代《中原音韵》即告完成。这种演变使汉语声母系统大大简化了。

浊音清化

浊音清化

中古“三十六字母”中的十个全浊声母(有声辅音)“並”“奉”“定”“澄”“从”“邪”“床”“禅”“群”“匣”在发展中完全消失,变成同部位的清音声母(无声辅音),叫做“浊音清化”。
浊音清化的规律是:
❶中古全浊塞音(並、定、群、澄)和塞擦音(从、床)的平声字变成同部位的吐气清音阳平字。如“蓬”“同”“狂”“橙”“齐”“锄”。卓从之《中州音韵》里的平声字分为阴、阳、阴阳三类。阴类是清声母字,阳类是浊声母字,阴阳类兼有清、浊声母字。其中清声母字都是吐气的,同组的浊音字清化以后读音相同,也应是吐气的。
❷全浊塞音和塞擦音的上、去声字变成同部位的不吐气清音去声字。如“办”“定”“巨”“雉”“荠”“骤”。《中原音韵》中全浊塞音、塞擦音的上、去声字都与不吐气的清音去声字相同。
❸全浊擦音(奉、邪、禅、匣)字变成同部位的清擦音字,平声变阳平,上、去声变去声。如“冯”“邪”“谐”“范”“序”“受”“浩”“饭”“赡”“效”。
❹全浊塞音、塞擦音入声字元代变成同部位不吐气的清塞音、塞擦音阳平字,如“勃”“读”“辙”“泽”“昨”“掷”;全浊擦音变成同部位的清擦音阳平字,如“佛”“习”“石”“侠”。到了现代,一部分中古全浊入声字由阳平转入阴平(如“跌”“夕”)、上声(如“蜀”“属”)和去声(如“特”“秩”“错”“惑”)。现代普通话中也有一个全浊声母“r”[],但它是从次浊声母“日”[]变来的,与中古的全浊声母无关。在现代吴语、湘语里,全浊声母仍然保存着。

☚ 次浊   韵母 ☛

浊音清化

古汉语声母演变的一种现象。汉语从中古向现代普通话发展,全浊声母的浊音成分消失,与同部位的清声母合流。其中平声的全浊声母变成了送气的清声母字,如蒲、情、锄、同、厨、拳等;仄声的全浊声母字变成了不送气的清声母字,如步、净、助、读、住、倦等。船、禅、邪三母的字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若读塞擦音声母,则必定送气,如船、臣、辞等,它们的仄声一律读成了擦音。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