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05_171為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05_171為政

【為政】

‘三十而立’以下至於‘不逾矩’,專繫於此一志字,則此所當大段着力處也,而前日看過,猶未免歇後矣。行年將近不惑之年,而始覺志字之最好,中心愧嘆不可狀也。以年數觀此次第,則不逾矩之境非所可期。若實下工夫而無間斷焉,則能至於何處耶?李箕顯
自‘立’而至於‘不逾矩’,專繫一志字者,所論甚佳。且既知志字之最好,則便從立得脚跟。但依此章所示為學之序實下功夫,無少間斷,則久久自有至處,不須計較算量。夫子所謂‘先難而後獲’者,正是如此。
‘君子周而不比’,朱子曰,‘同於己者與之,不同於己者惡之’,‘便是比’。蓋君子大公周徧,無所不愛。然今世則有黨論,不可以普徧之義而滚同也。但雖異己者勿與而已,不必惡之,無害於周徧之義否?俞憲柱
近世所謂‘黨論’,非如一時事為之有同有不同也。
文質、三統。文質固可因其過不及而損益之,三統之迭换亦因過不及而然歟?子曰‘行之時’,夫子既以時為正,則二代之時可謂不善變矣。在後世當一從時為正,有何損益之可知歟?
‘三統’各自有義,則不害於迭用耳。然孔子時為最善,自以外,未有易此者也。
‘祭如在’章注:‘郊則天神格,廟則人鬼饗,皆由己以致之。’此就人心上説。言能誠敬,則人神相交,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抑未知神之有無,而己不誠,則神果不至耶?
有其誠,則有其神;無其誠,則無其神。
‘三十而立’,行之始也;‘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行之極也,然而其間豈無行之進處乎?‘不惑’以下雖專言知,而知益進則行亦隨而進矣。以此看了,如何?俞漢紀
志學是知之始,要行誠意、正心。而以知格物、致知。為主;立是行之始,本於知物格、知止。而以行意誠、心正。為重。不惑、知天命,是知之至;行亦在這裏熟。從心所欲不逾矩,是行之至。由‘知至’而至於此。志字最要緊,直須結裹在從心不逾矩上。志是一志于學,念念在此而為之不厭,不至於聖人則不已,不如是不可謂之志。
四。‘志于學’章‘不惑、知天命’注‘事物〔之〕所當然’、‘所以〔當〕然’乃‘形于上’、‘形而下’之義歟?李衡白
‘所當然’、‘所以〔當〕然’皆理也。如子當孝,臣當忠,又皆有所以當然之故,此所謂‘所以〔當〕然’也。
五。夫子答懿子武伯子游子夏之問孝也,雖因其材之高下與其所失而告之,然學者兼行此四章之事,則雖無四者之失,而亦恰好人子日用事親之實,未知如何?
亦好。
六。‘終日不違’章記‘終日不違’,而無‘終日不違’之語,他處别無詳見。博文約禮包得此等語耶?
看書最忌如此太深曲。
七。‘視其所以’章乃聖人察人之事,然既不能知言窮理,則安能如聖人?曰‘觀我生,進退’,以此觀己之所以、所由、所安,益加勉焉,則恐不妨於日用者察克治之功歟?
以聖人觀人之法反以自省,亦好。
八。‘學而不思’章‘思而不學則殆’,所謂‘危而不安’,是知而不習於事則心有所不安耶?於義理上有所不合而不安云耶?
雖知其理而不習於事,則所思之理無所頓着,自是臲卼不安。
經書注不用慎字,蓋諱宋孝宗名,而獨於‘慎終追遠’章注直用‘慎終’者,何也?
凡言慎處,皆代下謹字以諱之,獨於此不諱,未知其義。安知非刊時之誤耶?
曾子子輿,則孟子字又以子輿,恐無是理。
古人諱名不諱字,同字,亦非異事。然非大義所關,不必屑屑。第一、第三兩條皆然。
四書注亦謂,不見一字。宋太祖父名乃弘殷也,於殷字必避,於弘字或不避,何也?
論語禮,吾能言之’注曰:‘之後。’中庸‘吾學禮’亦曰‘禮雖存’,如此類不一,來諭所謂‘不見一字’,無乃考之未詳耶?

☚ 05_170顔淵   05_172雍也 ☛
0000090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