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曰】 課講
上曰:‘不知禮,無以立’者,何謂也?人不知禮,則果不能立歟?不曰‘無以行’、‘無以處’,而必曰‘無以立’者,有何深意耶?
賤臣對曰:人而不能知禮,則日用事為之間無立脚處,故下得立字,比諸行、處等字甚緊重矣。
上曰:此禮字,指玉帛之禮耶,指節文之禮耶?
賤臣對曰:大而經禮三百,小而曲禮三千,莫非可立之禮也。
試官金憙曰:此章集注有可疑處。欲釋‘無以立’,則曰‘手足無所措’,可也。曰‘耳目無所加’,恐未可也。
賤臣對曰:人之立者,見得可立之處然後能立。故集注先曰‘耳目無所加’,復曰‘手足無所措’。胡氏所謂‘十字形容’者是也。
試官鄭志儉曰:論語一部起以學而章,終以此章者,有深義耶?
賤臣對曰:學而章曰‘不亦君子乎’,此章曰‘無以為君子’,蓋聖人教人期至於君子,門人之記此者不無其義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