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粮油加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粮油加工

1.粮油加工

1949年,甘肃只有兰州市、天水两地有面粉厂27个,年加工能力15 560吨。其中:只有4个面粉厂为机械生产,其余23个均为石磨手工作业。粮食的大部分加工和油料的全部加工都以磨房,油坊的形式分散在农村和小城镇,成为农业的附属产业或居民的家庭副业。
1949年9月,人民政府接管了官有资本所有的兰州面粉厂和西北面粉厂(官方资本占大部分)。1950年,将兰州市的天泰、勤信、德顺、信义四个面粉厂合并为大力联营面粉厂,组建了庆阳西峰宏丰面粉厂。1951年新建了兰州新兰榨油厂。1952年将兰州市的自给、土产、民族、素质和军区后勤部面粉厂合并入兰州面粉厂。1954年,将天水的天水、建新、卫生、灰县面粉厂实行了公私合营。1955—1957年期间,政府投资910万元, 先后在兰州市建立了日产1万袋 (250吨)的公私合营面粉厂,新建了酒泉、武威、临夏、甘谷、靖远面粉厂,和天水、武威、平凉、定西榨油厂。到1957年底,全省共有正规化的国营(公私合营)粮油加工厂14座,面粉厂年生产能力27.21万吨,油料年处理能力2.65万吨,初步建立了机械生产粮油加工工业。
1958—1985年期间,粮油加工工业经历了建设整顿,再发展的过程,为了使粮油加工适应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粮食部门实行“产地加工”方针,大力发展小型粮油加工企业,到1985年,全省粮油加工企业发展到101个,其中粮食加工厂75个,专业榨油厂12个, 年加工粮食能力达94.16万吨, 比1949年增加近60倍;年油料处理能力达17.45万吨。1980年以后逐步对34个小组合面粉厂和小榨油车间更新设备136台套,对15个榨油厂和28个小面粉厂更新机械120台, 使56个面粉厂达到加工特粉水平,到1985年底, 全省已有87个工厂车间进行了技术改造, 还在兰州、武威建立了两个等级面粉厂 (车间)。
1985—1992年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粮食生产大发展的新形势,在国家支持下,集中投资,新建了大型兰州精粉厂, 并继续对地、县粮油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了粮油加工质量和生产能力。
新中国成立初期, 全省粮食加工大部分用人工清理杂质,石磨、单层平罗等落后技术,不仅产量低,而且品质低。以后,粮食部门先后采用了机械、气力输送、机械清洗、研磨、多层平罗和统一的质量管理标准,使城镇居民的面粉供应逐步达到标准化。1984年以后,随着粮食丰收和人民生活的提高, 粮食部门在标准粉的基础上, 增加了特制精粉和上白粉的生产。
油料加工过去主要依赖农村土榨油房,据1950年庆阳、静宁等25个县统计,共有木梁杠杆压榨的油坊2 320座,榨子2 327副,这些油坊全由人工操作,工效低,劳动强度大。政府粮食部门从1952年开始,投资发展新型油料加工工业,到1957年底,先后在兰州、天水、武威、西峰、平凉、定西、酒泉等地建立了20个机械榨油厂,年油品产量达4 492吨。1960年以后,又在天祝、敦煌等地建立了15个滚筒炒锅和44、42型榨油机的油料加工车间(厂),对部分企业更新了榨油机,到1965年处理加工油料能力达到31 639吨。1971年以后,全省推广了浸出制油工艺,提高了出油率。1977年以后,推广应用介质油锅炉蒸炒油料、精炼油品技术,到1984年底,全省改建、扩建和新建蒸汽加温和介质油加湿的油品精炼车间27个,年加工精炼二级食油的能力达2.8万吨, 提高了对城乡居民供应食品用油的质量,结束了地市以上城市供应过滤毛油的历史。

☚ (一) 粮油加工与储藏   2.粮油储藏 ☛
0001997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7: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