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粮食生产大幅度上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粮食生产大幅度上升

(一)粮食生产大幅度上升

新中国成立后,四川在三年恢复时期经过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互助合作,种植业有了迅速恢复和发展。面对四川人口众多,粮食供需矛盾突出的局面,党和政府坚持把粮食生产列为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掀起农业大生产高潮。从1953年进入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起,至第七个五年计划止(1990年),除1963—1965年的调整时期外,四川都完成了国家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这41年中(1949—1990年),四川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1494.5万吨发展到1990年的4266.3万吨,增长了1.85倍,人均占有粮食由261公斤增加到394.6公斤,增长了51.2%。按每增加500万吨为一个新台阶,新中国成立以来共上了5.5个台阶。但在不同时期,发展速度很不一样,有持续数年的高速发展期,也有较长时间的徘徊停滞年代。总的趋势是波浪式前进,有高峰,有低谷。这41年,大体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1) 1949—1958年。全省粮食产量由1494.5万吨增加到2245.5万吨,增加751万吨,增长50.2%,平均每年增长5.6%。
(2) 1959—1976年。历经了“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粮食产量由2245.5万吨增加到2 542万吨,增加496.5万吨,增长13.2%,平均每年增长0.73%。
(3) 1977—1984年。粮食产量由2 542万吨。增加到4079.5万吨,增加1537.5万吨,增长60.5%,平均每年增长7.6%。这是四川粮食生产的黄金年代。
(4) 1985—1990年。前4年处于下跌、徘徊状态,1985年产量比1984年减少248.8万吨;到1989年开始回升,1990年粮食产量达到4266.3万吨,比1984年增加186.8万吨,刷新了四川粮食生产的最高纪录。
四川在1984年获得人均占有粮食403公斤以后,每年粮食产量虽有消长,仍基本保持在人均占有400公斤左右。按人均每年口粮消费粮食250公斤计,尚有153公斤的余裕,可供社会其他方面用粮。在平坝和高产地区,粮食消费水平更高,而老少边穷地区受自然环境条件限制,虽然达不到这个水平,但与新中国成立前比较,增长幅度也很突出。从此,四川人民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吃饭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

☚ 二、发展成就与基本经验   (二)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 ☛
0000473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1: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