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红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一)红壤 (一)红壤全省红壤面积1 698.8千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16.4%。主要分布在皖南、皖西南的低山丘陵区,包括黄山、宣城、芜湖、池州、铜陵、安庆6地市。红壤是中亚热带生物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地带性土壤。成土母质为花岗岩、千枚岩、千枚状粉砂岩、泥质页岩、安山岩等的风化物和第四纪红色粘土。红壤可分为黄红壤、棕红壤、红壤性土3个亚类。其中:黄红壤亚类全省有土壤面积1 178.1千公顷,占红壤面积的69.4%,土体厚度多在40~80厘米之间,适宜生长茶叶、油桐、油茶、桑树、水果等经济果木及松树、杉树、毛竹、檫树等用材林;棕红壤亚类土壤面积195.8千公顷, 占红壤面积的11.5%,有效土体厚度40~100厘米不等,适宜种植茶叶、油桐、油茶、果树、油菜、麦类、甘薯、牧草、湿地松、马尾松、杉木等;红壤性土亚类土壤面积324.9千公顷,占红壤面积的19.1%,所处地势陡,水土流失严重,有效土层一般不足30厘米,利用的关键在于封山育林或育草,以保持水土。 ☚ 二、土壤类型 (二)黄壤 ☛ (一)红壤 (一)红壤红壤是江西省分布面积最广、在生产利用上最重要的土壤类型之一。海拔20~800米左右丘陵、低山地带均有分布,但以丘陵区分布最广。据统计,全省红壤面积1 053.14万公顷,占全省土壤总面积的70.7%。按红壤的发育程度和主要性状的差异,可分为红壤、棕红壤、黄红壤和红壤性土四个亚类。现状植被以山区和中高丘陵较好,主要是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是江西用材林基地之一;低丘地带植被以稀疏马尾松、油茶和灌丛草被为主,也有成片的人工杉、松林;平缓丘陵、岗地种植作物及茶叶、果树等经济林。红壤的基本性质是土壤黏粒代换量在20~30毫克当量/100克土之间,氧化钾含量0.97%~2.44%, 胡敏酸与富里酸之比 (H/F) 约为0.20~0.30, pH5.0~5.22, 有机质0.84%~2.34%,全氮0.045%~0.104%, 全磷0.022%~0.072%。 ☚ 二、土壤类型与分布 (二)黄壤、黄棕壤、山地草甸土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