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繁育体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一)繁育体系 (一)繁育体系新中国成立初期尚未设立专门的种子工作机构,当时,种子技术推广和经营业务分别由各级农业和粮食、油脂、商业、供销等部门负责。为加强种子推广、经营和管理,1958年8月自治区将良种推广和种子经营业务合并,成立行政、技术、经营三位一体的各级种子专管机构。自治区农业厅设种子管理处,专 (州)、县 (市)分别设立种子管理站,负责农作物种子的良种繁殖推广、经营管理以及办理从国内外引进良种等工作。到1960年初,全区已设立种子机构72个,共有职工466人,技术干部172人。1965年,根据中央提出的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撤销各地区(州)种子站,部分县种子站与农技站合并。1974—1975年自治区和地(州)、县种子机构相继恢复。1979年,根据国务院通知,各级种子机构改建成种子公司,逐步向企业化过渡。1987年4月,自治区种子公司更名为自治区种子管理总站,负责种子生产、加工、品种布局、供种,组织良种选育、试验、繁殖、推广,建立良种生产基地以及种子检验、技术培训、办理种子进出疆等项业务等。至1995年,全区区、地 (州)、县 (市)共建立种子公司 (站) 98个,职工2 455人,其中自治区总站90人,地 (州) 公司 (站)305人,县公司 (站)2 060人,已基本形成了种子繁育、推广、生产、经营、管理的完整体系。 ☚ 一、农作物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 (一)繁育体系 (一)繁育体系1.种畜场。新疆畜牧业良繁体系建设,可以追溯到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朝政府在伊犁、塔尔巴哈台(塔城)、镇西(巴里坤)、乌鲁木齐创办了4个官牧场,以繁殖良种牲畜为主。民国时期几经合并改组和建设,至1949年,新疆有种畜场5个,即伊犁种畜总场、迪化种畜总场、塔城种羊场、库车种羊场、喀什种羊场。 ☚ 二、畜牧业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二)良种繁育事业的发展 ☛ (一)繁育体系 (一)繁育体系1960年自治区林业厅设立林木种子站,从此,新疆的林木种子有了专门的工作机构。1962年种子站扩大,成立造林种子处。1963年在乌鲁木齐和喀什各建1座林木种子库。1976年再建林木种子站。1979年8月,自治区林木种子站改为自治区林木种子公司,为自治区林业局下属县级事业单位,定编30人; 并在伊犁、昌吉、阿克苏、喀什、和田5地(州)各设1个林木种子站,每站定编10人。1992年,自治区成立了林木遗传育种专业委员会和林业良种审定委员会。 ☚ 三、林木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