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斩草除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斩草除根 【出处】:《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荑蕴(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 【故事】:公元前717年夏,春秋时郑国的国君郑伯发兵侵略陈国,抢走了许多东西。过去,郑伯曾请求和陈媾和,可陈侯就是不答应。当时,有个叫五父(陈公子佗)劝告说:“亲近仁义,与邻邦友善,这对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君王还是答应好。”陈侯道:“宋、卫两国才是可怕的,郑国有什么了不起的?”他始终没有答应媾和,以致遭到了灾难。对这件事,有的君子说:“善不可丢失,恶不可滋长,这大概说的就是陈侯吧?《商书》里说过:‘恶的东西一经蔓延,就如大火燎原,难以扑灭了。”周大夫周任也讲过:“真想管好国家的人,见到恶的东西就象农夫见到杂草一定要除去一样,并设法根绝老的根,不让它再生长出来,这样,善的东西也就能发展起来了。’” 【意思】:锄草要去除根子。比喻彻底清除祸根,不留后患。亦作“翦(剪)草除根。” 【古例】: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翦草除根。”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回:“袁绍曰:‘若不斩草除根,必为丧身之本。’”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八回:“等我兄弟寻着那厮,救出师友,索兴剪草除根,替你一庄人除了后患,庶几永远得安生也。”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斩草除根;斩尽杀绝 异 斩草除根 除草连根拔,使草不再生长出来。比喻彻底除去祸根,不留后患。语本《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比喻性成语。较生动形象。偏重于“干净、彻底”。 例 大军不日入商洛山搜剿,务期扫清余虏,斩草除根,勿遗后患。(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咱们先下手为强,斩草除根,人们就不会害怕了。(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四十三) 斩尽杀绝 尽:没有余剩。绝:穷尽。指全部杀光,一个不留。亦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偏重于“一点不留”。后面有时可带“斩”、“杀”的对象作宾语。 例 国王是一定要斩尽杀绝的,可他也斩不尽,杀不绝。(郭沫若《虎符》第五幕)在将近三十年前,蒋介石野心勃勃,曾企图把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斩尽杀绝”,但是他可耻地失败了。(和谷岩《英雄的史诗》) 同 都有清除干净、一点不留的意思。都常作谓语。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拔本塞源;斩草除根 【拔本塞源】bá běn sè yuán 拔掉树根,堵住水源。比喻从根本上消除,不让其滋生。(本:树根。源:水源。)〈例〉对腐败现象要坚决拔本塞源。 【斩草除根】zhǎn cǎo chú ɡēn 比喻彻底除去祸根,不留后患。(斩:砍断。斩草:割草。除:去掉。)〈例〉对那些坏人,我们决不能心慈手软,必须斩草除根。 辨析 都是比喻性成语;都有从根本上消除的意思;都常作谓语、宾语。 “拔本塞源”着重于消除不好的事物或思想;一般不用于人,适用范围较窄;用于书面语。“斩草除根”着重于非铲除不可;用于人或事物,适用范围较宽;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提示
斩草除根 原指把草割掉了,还要拔掉草根,以免再长出草来。意为除尽祸根,不留后患。 公元1722年,清朝皇帝康熙68岁得了重病,日见沉重。自知不起,乃传旨命隆科多、年羹尧入宫,托付后事。四皇子胤禛在隆科多、年羹尧支持下,偷改遗诏,将“传位十四皇子”改为“传位于四皇子”,做了皇帝,是为雍正。30多个皇子都忿忿不平,怨言很多。雍正嗾使一班亡命剑客,把所有皇子一个个杀掉,皇族里除他一人外,全部变成孤儿寡妇。以后又实行“狡兔死,走狗烹”的政策,诱集那班剑客、喇嘛僧等,在一间埋布下地雷的豪华行宫里,举行庆功宴。在大家酒热酣畅的时候,引爆地雷,顿时宫墙塌下,全体丧生。国舅隆科多和大将军年羹尧是帮助雍正夺嫡行刺之人,雍正深怕二人会借此挟制,便制造借口,给隆科多罗列41条大罪状,赐死狱中。年羹尧因兵权在握,他未敢轻举妄动,采用逐渐降级的办法,将其调为杭州将军,死时已降为杭州涌金门的守门吏,兵权尽削。雍正才罗列他92款大罪,全家抄斩,所有近亲子侄,15岁以上者都充军边疆。 “斩草除根”计谋充分反映封建社会争权夺位斗争的残酷。因为争权夺利损害一方人的利益,这一方决不会甘心,必然要复仇。只有彻底扫除反对势力,才能巩固既得利益与地位。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反义成语 > 放虎归山;斩草除根 放虎归山 见79页。 斩草除根 除草并拔去根。比喻彻底除去祸根,不留后患。语本《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绝其本根。”常作谓语,亦作定语。 例 大军不日入商洛山搜剿,务期扫清余虏,斩草除根,勿遗后患。(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说未必,因为对于忠和贞,在有些人的头脑里,像是还没有斩草除根。(张中行《顺生论·道德》)亦作“剪草除根”。 例 当他看到另外一个像朱老巩模样的人,心里说:“也许,那就是未能剪草除根……”(梁斌《红旗谱》第八节)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精品成语 > 斩草除根 除草要连根拔去。比喻彻底除掉祸根,以免留下后患。姚雪垠《李自成》一卷一四:“大军不日入商洛山中搜剿,务期扫清余氛,~。” 〔出处〕《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芟shān夷:铲除杂草。蕴崇:堆积。) 〔变式〕剪草除根 〔近义〕斩尽杀绝 除恶务尽 〔反义〕放虎归山 养痈遗患 〔辨析〕“斩草除根”指根除祸根,用于人、物或事;“斩尽杀绝”指杀光,只用于人;“除恶务尽”强调所除去的是坏人。 〔连用〕以绝后患 〔俗语〕园地里挖白菜——斩草除根
斩草除根比喻彻底除掉祸根,不留后患。语出《左传·隐公六年》:“商书曰:‘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乡迩,其犹可扑灭?’周任有言曰:‘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shān)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shēn)矣。’”这段话译成白话是: 《商书》中说:“恶若是发展起来是极容易的,就像火在原野上燃烧,靠近尚且不能,还能够扑灭吗?”周任(周时任大夫)说:“治理国家,见到恶就像农夫见到草务必除根,不仅要把聚在地面上的草割掉,还要把草根也挖净,使它们不能再繁殖,这样善就会得以伸张。” 这段话讲得颇具哲理,后便在民间演化出“斩草要除根”这句俗语来,用以比喻铲除坏人坏事,务必要彻底。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除恶务尽;斩草除根;斩尽杀绝 【除恶务尽】chú è wù jìn 清除坏人坏事或邪恶势力必须彻底、干净。(除:去掉。恶:邪恶,指坏人坏事。务:必须,一定。)〈例〉在打击刑事犯罪的斗争中,我们要做到除恶务尽,不能让任何一个犯罪分子漏网。 【斩草除根】zhǎn cǎo chú ɡēn 比喻彻底清除祸根,以免留下后患。(斩:砍断。除:去掉。)〈例〉赌博是社会祸患的根源之一,要使社会安定,必须斩草除根,严禁赌博。 【斩尽杀绝】zhǎn jìn shā jué 全部杀掉,一个也不留。形容做事不留余地。〈例〉孙猴子,你想斩尽杀绝吗? 辨析 都有清除干净,不留后患的意思;都常作谓语、宾语、定语。 “除恶务尽”是直陈性成语;着重于深度方面,强调“务”,必须彻底铲除恶势力和坏人坏事。“斩草除根”是比喻性成语;着重于深度和事情的后果上,强调“除根”,不留后患,形容消灭得十分彻底。“斩尽杀绝”是直陈性成语;着重于广度和数量方面,强调“绝”,形容干净、彻底,全部消灭。
斩草除根比喻全部、彻底地消灭。《水浒传》第四六回: “石秀也把迎儿的首饰都去了,递过刀来说道: ‘哥哥,这个小贱人,留他做甚么? 一发斩草除根。’ ” 斩草除根zhǎncǎo-chúgēn比喻彻底除掉祸根,不留后患。语出《左传·隐公六年》:“商书曰:‘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乡迩,其犹可扑灭?’周任有言曰:‘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shān)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shēn)矣。’”这段话译成白话是: 《商书》中说:“恶若是发展起来是极容易的,就像火在原野上燃烧,靠近尚且不能,还能够扑灭吗?”周任(周时任大夫)说:“治理国家,见到恶就像农夫见到草务必除根,不仅要把聚在地面上的草割掉,还要把草根也挖净,使它们不能再繁殖,这样善就会得以伸张。” 斩草除根zhǎncǎo-chúɡēn比喻彻底消灭,不留后患。 斩草除根zhǎn cǎo chú gēn〈成〉比喻彻底斩除祸根,不留后患:清除封建残余,务必斩草除根。 老农铲地——斩草除根铲地: 铲除田里杂草。喻指彻底除掉祸根,不留后患。 斩草除根zhǎn cǎo chú gēn见“剪(翦)草除根”。 斩草除根zhǎn cǎo chú gēn动词性,连动结构。砍断杂草,拔出草根。比喻彻底除掉祸根,不留后患,多用于贬义。 斩草除根(同)除恶务尽 杜绝后患 推土机进茅草地斩草除根 除恶务尽[去恶务尽]、杜绝后患、斩草除根、斩尽杀绝;放虎归山[放虎入山、纵虎归山]、养虎遗患[养虎留患、养虎为患]、养痈遗患[养痈贻患、养痈成患]○除恶务尽chú è wù jìn清除恶势力,必须彻底、干净:对敌人务必~|对这些坏事,必须先有~的态度|~,不留后患|报仇雪恨,~。也说〖去恶务尽〗。 ○杜绝后患dù jué hòu huàn彻底防止或消灭以后的祸患:只有彻底消灭这帮土匪,才能~|为~,采取了许多措施|为~,一定要加宽加固防洪堤。 ○斩草除根zhǎn cǎo chú gēn比喻彻底除去祸根,免得留下后患:把握机会,~|~,一劳永逸|一网打尽,~|索性~,替群众除害。 ○斩尽杀绝zhǎn jìn shā jué全部杀光,一个不留:~,免除后患|~,方解心头之恨。 ●放虎归山fàng hǔ guī shān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倘他逃走了去,岂不是~|一次次地~,人民群众能不寒心! |一但~,后患必然无穷|这次不抓住他,就是~。也说【放虎入山】、【纵虎归山】。 ●养虎遗患yǎng hǔ yí huàn比喻纵容坏人,留下后患:~,咎由自取|让这种匪首漏网,无异是~。也说【养虎留患】、【养虎为患】。 ●养痈遗患yǎng yōng yí huàn比喻对坏人坏事姑息,结果成了自己的祸害:第一步除掉他的羽翼,千万不要~|不将他革职,就是~|~,自生祸殃。也作【养痈贻患】,也说【养痈成患】。 剪草除根 剪草除根(斩草除根)除草要除根。比喻彻底除去祸根,不留后患。 ☚ 兼收并蓄 尽人皆知 ☛ 除草 除草莱 耘 薙(崇薙 诛薙) 鎒 薅草 薅耨 芸耨 耘耨 芟除 芟夷 芟荑 ☚ 耕作 施肥 ☛ 消除祸患 消除祸患弭患 攘患 批患 销患 消患 销祸 救患除祸 另见:祸患 灾害 ☚ 消除灾害 消除灾难 ☛ 斩草除根比喻彻底铲除祸根,免除后患。 《左传·隐公六年》: “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荑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 斩草除根zhǎn cǎo chú gēncut the weeds and dig up the roots—stamp out the source of trouble;destroy evil,leaving no chance of its revival;eliminate the root cause 斩草除根zhan cao chu gencut the weeds and dig up the roots—stamp out the source of trouble 斩草除根cut the weeds and dig up the roots—destroy root and branch;stamp out the source of trouble;uproot the source of evil 斩草除根zhǎn cǎo chú ɡēn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destroy root and branch, eliminate the root cause, up root, lay the axe to the root of 斩草除根zhǎn cǎo chú gēn【解义】比喻清除祸害应该彻底,不让它再有萌发的可能。 斩草除根zhān cǎo chú gēn比喻除掉恶根,不留后患。《左传·隐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五回:“王婆道:‘可知好哩。这是斩草除根,萌芽不发。若是斩草不除根,春来萌芽再发。官人便去取些砒霜来,我自教娘子下手。’” 斩草除根春秋时,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不断。 斩草除根zhǎn cǎo chú ɡēn斩:砍。割草连同根一齐除掉。比喻除祸要去祸根,不留后患。《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shān)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植。” 斩草除根zhǎn cǎo chú ɡēn【释义】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斩草除根zhǎn cǎo chú ɡēn除草要连根拔去。比喻彻底除掉祸根,以免留下后患。姚雪垠《李自成》一卷一四:“大军不日入商洛山中搜剿,务期扫清余氛,~。” 除去祸根,不留后患斩草除根;剪草除根格式 比喻式。 放虎归山;斩草除根fànɡ hǔ ɡuī shān;zhǎn cǎo chú ɡēn放虎归山 见79页。 后患无穷hòu huàn wú qióng斩草除根 斩草除根zhǎn cǎo chú gēn斩:砍。割草连同根一齐除掉。比喻连根除去,不留后患。 斩草除根zhǎncǎo-chúgēn《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芟夷:剪除。蕰崇:堆积。殖:繁殖。信:伸。后以“斩草除根”比喻彻底清除祸根,不留一点后患。 斩草除根zhǎn cǎo chú ɡēn比喻彻底铲除祸根,不留后患。 斩草除根zhǎn cǎo chú ɡēn也说“剪草除根”、“铲草除根”。除草要除掉草根。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 斩草除根zhǎn cǎo chú ɡēn【解义】 比喻清除祸害应该彻底,不让它再有萌发的可能。 斩草除根zhǎn cǎo chú ɡēn除草要连草根也去掉。比喻从根本上除掉祸端,不留后患。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咱们先下手为强,~,人们就不会害怕了。” 斩草除根zhan cao chu gen斩:砍断。除草时把草连根拔掉,使草不能再生。比喻彻底铲除祸根,不留后患。 斩草除根 除恶务尽zhǎn cǎo chú gēn;chú è wù jìn务:务必,必须;尽: 完全。指对坏人坏事要彻底铲除,不留祸根与后患。陈忠实《白鹿原》第十五章:“~。黑娃那一伙逃了、躲了,贼心可没死啊!” 一网打尽 靡有孑遗yī wǎng dǎ jìn;mǐ yǒu jié yí靡:无;孑遗:遗留。形容坏人全部被消灭,一个也不漏网。蔡东藩《明史通俗演义》第六十二回:“还有叶经、谢瑜、陈绍,与学诗同里、同官,俱以劾嵩遭谴,时称为上虞四谏官……尽行贬斥,真个是~。” 斩草除根zhǎncǎo-chúgēn见〔剪草除根〕。(86页) 1C5M【斩草除根】zhǎn cǎo chú gēn锄草要连根除掉。比喻彻底铲除祸根,以免后患。也作“剪草除根”。 斩草除根zhǎncǎo-chúgēn〔并列〕 比喻彻底去除祸根,以绝后患。语本《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43:“咱们先下手为强,~,人们就不会害怕了。” 破卵倾巢;斩草除根 破卵倾巢;斩草除根pò luǎn qīng cháo;zhǎn cǎo chú gēn【上】砸烂鸟蛋,翻转鸟巢。比喻消灭彻底。也形容手段残忍。明· 陈与郊《义犬记》三折:“却原来分属师生,曾受深恩也。破卵倾巢太不仁。” ☚ 被坚执锐;系马埋轮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 斩草除根zhǎn cǎo chú gēn即砍去恶草要除掉根本。比喻彻底铲除祸根,不遗后患。《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荑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善者信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