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二)“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二)“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二)“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农业的恢复使国家尽快度过了暂时困难,并成功地粉碎了国际反华势力的经济封锁。在这一时期,由于“左”倾错误和自然灾害,农业减产,粮食和农产品的供给全面紧张,国民经济处于暂时困难;国际反华势力利用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的手段企图颠覆中华人民共和国;朋友背信弃义,撕毁合同,撤走专家,停建了正在建设的项目,终止了对中国的援助,并催逼还债。在这种国际环境恶劣、国内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宁夏党委和政府遵照中央的指示,制定了一系列调整政策,对农村经济进行调整,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尽快得到恢复和发展。广大农民只分配到基本够吃的粮食,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低价粮食和农副产品,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保证了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资料供应,顺利度过困难时期。 ☚ (一)经济恢复和“一五”时期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 ☛ (二)“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二)“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年1月,省人委决定,改革商业管理体制,撤销各专业公司,其企业管理工作并入同级商业行政部门,实行“政企合一”。下半年,将供销合作社转为国营,许多合作商店并入国营商业,小商小贩也过渡到国营商业所有。由于农民的自留地被收走,城乡集市贸易也基本停止,集体和个体商业消失,形成了国营商业独家经营农产品的局面。在1958年的“大跃进”高潮中,全省商业部门开展“大购大销”活动,提出“有产必收,有卖必购”的口号。对农产品收购,片面追求收购数量,甚至先付款后收货,给国家造成严重的损失。1958—1960年,农业生产连续3年减产,加上国、合商业合并,农副产品的实际收购状况不甚理想,农产品市场供应十分紧张。为了扭转这种局面,1961年,江西贯彻执行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和国家制订的有关政策,调整商业管理体制,重新组建业务指挥系统,恢复各级专业公司。1962年8月,国营商业和供销社分设,基层供销社恢复了1 247个,国营商业机构恢复为5 419个。国营商业只在农村主要集镇设立批发机构, 兼营一部分零售业务, 其他集镇和农村的批发、零售业务均由供销社经营。全省并入国营商业的小商小贩再度组成合作商店和合作小组。到1965年, 全省在城市恢复合作商店 (小组)3 499户, 小商小贩5 931人。在农村恢复合作商店 (小组)4 296户, 小商小贩2.84万人。同时还恢复1 059个集市, 建立一批贸易货栈,恢复传统的交流会、庙会等流通形式。经过这些调整, 全省又出现了农副产品多渠道流通的格局, 农村商品交换逐步活跃起来, 市场呈现了新的繁荣。 ☚ (一)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三)“文化大革命”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