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四荒”出让与开发成效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四荒”出让与开发成效

(二)“四荒”出让与开发成效

4年来,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政策法规,结合各地实际,积极开展“四荒”出让与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1.调动了开发“四荒”的积极性。有偿出让“四荒”使用权,明晰了出让与受让双方在土地上的产权和利益关系,建立了一种责、权、利相统一的新机制,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受让、开发“四荒”的积极性,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群众性购荒、治荒热潮。安宁市八街镇二街办事处饶管营村饶卫元受让荒山26.7公顷后,组织全家老小上山,沿四至边界挖沟筑墙,投入7万多元,高规格种上了桉树,现已成林。砚山县木克村有农户64户,就有62户受让荒山开发,总面积143.4公顷,户均2.3公顷。宜良县草甸五丰村24户农户受让荒山80公顷,半年内就全部开成台地种上板栗树。寻甸县羊街镇有可开发的荒山1 705.5公顷,到1996年即全部出让完毕,边出让边开发,两年时间就发展用材林1 405.5公顷,板栗100公顷,水果200公顷,开发率达100%。曲靖、玉溪、红河、昭通、德宏、怒江几个地州市的开发率均达85%以上。
2.促进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面向社会,有偿出让“四荒”使用权,促进了全社会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跨越行政区域和所有制界限向“四荒”开发转移,形成了多渠道投资,全社会参与开发的格局,改变了过去单纯依靠政府出钱,农民投劳治理的局面。红河州4年来已投入资金4.94亿元,开发“四荒”3.45万公顷,占出让面积的87.6%。元阳县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有70多家外县、外省客户前来受让荒山1 000公顷,投资1 000多万元,建成香蕉园30个,荔枝园22个。江城县有9 618户农户,146个企业、集体,20个机关事业单位受让“四荒”开发,累计投入资金1.8亿元。特别是一些企业受让“四荒”开发,资金足,技术强,见效快。勐海茶厂以40年期限租用巴达、布朗山两乡境内的荒山1200公顷建茶叶基地,投入资金450万元,修公路40余千米,架通了输电线路和引水管道,已开发800公顷。万亩茶山初具规模,还安排了一大批当地农村劳力就业。
3.培植了一批优势产业。各地按照依托资源优势,兼顾“三个效益”原则,实行农、林、牧、果、渔多业开发。在全省开发的45.89万公顷“四荒”中,用于粮食和经济作物开发的占27.4%,经济果木林开发的占34.6%,用材林开发的占30.7%,养殖业占4.4%,其他占2.9%。用材林、板栗、核桃、水果、咖啡、药材、花卉、特色养殖已成为或正成为一些县市新的骨干产业。思茅地区充分发挥热区优势,引导“四荒”受让户大力发展甘蔗、咖啡、茶叶、干水果、橡胶五大优势产业。1997年全区五项产业实现产值10.4亿元,农民收入4.7亿元,实现税收4065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13%。
4.促进了生产方式的变革。各地在“四荒”开发中,大多数采取了“城乡结合,经济与科技结合,开发与开放结合,农工商技贸一体化经营”的形式,建设集中连片的商品生产基地,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转变。镇雄县1994年以来共出让荒山9866.67公顷,由县林业局牵头并提供规划、技术服务,统一建成61个林果基地,其中私营和集体林场53个,股份合作林场8个。种植用材林5866.67公顷,经济林4000公顷,平均每个基地在133.33公顷以上。宣威市西泽乡采取统一规划、分户经营的方式建设万亩板栗基地,举办技术培训班287期,全乡86%的农户受让“四荒”开发,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板栗1090.33公顷,取得了明显的规模效益。
5.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四荒”出让与开发工作全面开展以来,荒山荒坡的绿化治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全省开发的“四荒”面积,65%以上用于发展用材林和经济果木林,加速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玉溪市出让3.23万公顷,开发2.75万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由1994年的39.3%上升到了42.7%,上升了3.4个百分点。楚雄州到1997年,10个县市中已有6个县市基本上消灭了宜林荒山。
6.加快了山区脱贫步伐。“四荒”出让与开发有效地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了人地矛盾。越来越多的农户通过参与“四荒”开发增加了收入,有的已走上了富裕之路。据玉溪市统计,从1994—1997年底,全市开发“四荒”实现总收入15 843.13万元,其中农户开发收入8459.8万元,占53.4%,户均达1 495元。元江县大水平乡大明庵是一个由山区贫困群众搬迁下坝组建的合作社,全社83户,380人,在有关部门扶持下,开发荒山种甘蔗、芒果、香蕉、荔枝等热区作物,收入逐年提高。1997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户户购买了彩色电视机,40多户购买了摩托车,部分农户购买了汽车,安装了电话,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
7.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4年来,全省累计收取出让金18490万元,许多村社集体通过独办或以集体荒山入股和机关企事业单位联办商品基地,增加了收入,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集体统一服务功能得到增强。临沧地区收取出让金2049.3万元,用于扶持林业生产120.9万元,基本农田建设205.36万元,架电573.2万元,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8.为机关分流干部开辟了新的途径。“四荒”使用权有偿出让不受区域、职业、身分限制,允许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干部职工、科技人员受让开发。这些机关企事业单位通过到农村独办或与村社、农户联办商品基地,转变了服务职能,密切了干群关系。一部分干部通过受让“四荒”开发,找到了更适合自己技术专长发挥的天地。元阳县粮食局在大皮甲村受让200公顷荒山建林果畜综合开发基地,安置了全局1/3的富余干部职工。

☚ (一)“四荒”出让与开发的过程   六、调整和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 ☛
0000038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