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二) “白兰道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二) “白兰道路” (二) “白兰道路”1974年以后,北京城市工业发展受到厂房、厂地、资金、人力、能源、交通的限制,在困难很大的情况下,市政府提出了“产品下放,工厂升级”的办法,开始组织城市工业把一些初级、民用产品转给郊区的乡镇企业生产,同时把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渠道以及生产设备都带过去,帮助乡镇企业发展生产,城市工业则腾出厂房、场地开发新产品。北京洗衣机厂(原为五金机修厂)从1979年开始,按照专业化协作的原则逐步把98%的“白兰”洗衣机零部件扩散出去,由50个乡镇企业与该厂协作,一台单缸洗衣机220个零部件,厂内自制的只有4件。到1984年底这六年时间里,该厂在不增加本厂厂房、基本不增加工人和少投资的条件下,洗衣机产量由7 000台提高到28万台,猛增39倍;利润由11万元增加到750万元,翻了5番多;人均创利税由263元增加到9 808元,翻了4番多;上缴税利2583万元,相当于该厂原有固定资产的6倍。白兰单缸洗衣机被评为北京市和轻工业部的优质产品,远销28个省市。洗衣机厂的做法引起了市领导的重视,1984年初召开的市人代会明确提出,北京工业要走“白兰道路”,会上强调北京工业要“走出四合院,钻出死胡同,冲出三环路,奔向农村搞联合,实行专业化协作”。随后全市组织了汽车、摩托车零部件扩散,北京汽车制造厂在怀柔、密云、昌平建立了配件基地,北汽摩把年产2万台摩托车的组装厂下放到顺义县,轻汽公司在顺义建了新厂。经过几年工作,汽车系统在郊区建立了280个协作点,工业产值达10亿元。二轻、机械、仪表、一轻、纺织及市政、建工各口都建立了自己的协作加工点,外贸部门也建立了一批服装、针织、工艺品的出口供货基地。到1995年,全市郊区加工协作点达到2 200个,销售收入130亿元。出现了像朝阳区南磨房乡华东汽车配件厂、通县次渠印刷厂、通县台湖织布厂、平谷马昌营人机配件厂、房山崇各庄印刷厂、通县郎府消声器厂等一批有规模、有水平、经营好、效益高的加工企业。这一阶段有两种城乡联系形式发展较快: ☚ (一) 城市工业支援农业 (三) 城乡一体化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