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 “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5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 “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5年)

(二) “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5年)

这一时期,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工作重点先是支持人民公社的建立,后是着手纠正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中的失误,调整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强调各行各业大力支援农业,让农民休养生息。财政支农资金主要是围绕支持建立人民公社,建立和改进人民公社财务管理制度,支持大规模兴修水利,处理农村财务遗留问题等重点进行安排使用。1959年起,在预算支出中设置了“支援农村人民公社支出”专款,全省当年支出6 650万元,占全年支农资金支出的21.7%,其中70%用作帮助穷队发展生产的基本建设资金;30%用作扶持公社发展工业的生产周转金。为贯彻执行1958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农村实行“两放、三统、一包”财政体制的决定,配合主管部门将国家设在农村的拖拉机站、机电排灌站、农业技术推广站、良种推广站、畜牧兽医站、水利工作站等农业事业单位的财产和预算收支下放给公社管理。根据中共中央1958年8月《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1959年10月《关于今冬明春大规模开展兴修水利和积肥的指示》,较大幅度地增加了水利资金投入,支持农村兴修农田水利。1958—1960年,全省水利基建投资达5.4亿元,是前8年的4倍。先后建立了骆马湖控制,“分淮入沂、淮水东调”,开挖或整治入江水道,新通扬运河、通榆河、太浦河、望虞河、芜沪运河、京杭运河苏北段等八大工程,使全省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为适应农村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核算体制,将“大跃进”期间财政一杆子到底管理的公社财务体制重新改为农业部门管理;并根据中共中央1962年9月《关于进一步巩固农村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面向农村,把支援农业、支援农村集体经济放在第一位”的精神,逐步增加了财政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其中为纠正 “一平二调”错误,安排平调退赔款1.25亿元; 为安置好大办水利迁移的库区移民的生产和生活,支出库区移民建房和扶持集体生产经费0.2亿元。
这一时期,省财政支农资金共支出17. 9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22. 93%,比1950—1957年增加10个百分点。其中,农林水基建9.3亿元,占财政支农资金总额的51.8%;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事业费7. 95亿元,占支农资金总额的44. 3%。

☚ (一) 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时期(1950—1957年)   (三)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1976年) ☛
0002963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3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