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广东农业科研事业受到严重摧残。运动开始不久,一批老专家被打成“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受到冲击,科技人员被卷入“打内战”的派性斗争中,科研工作逐步陷于停顿或中断。1968年底,省农科院被撤销,82%的科技人员下放“五七”干校,全院只留下科技人员和管理干部84人,与省农业厅、林业厅、水产厅及中科院中南分院的一些场、所、校合并成立广东省农林水科技服务站,原有研究所、系全部改成队、组,品种资源、技术档案和仪器设备受到严重损失。全省100多个县(市)农科所,有近半数被并入农场、干校、生产队。据38个县的调查,农业科技人员改行的占72%。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全省地、县两级142个农科所、良种场只剩下42个,试验基地从11万多亩减少到1万多亩,干部队伍从1 700多人减少到400多人。
但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广东农业科技人员仍同极左路线的倒行逆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斗争,有些人仍坚持科研工作,广东省农科院水稻育种专家黄耀祥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下放干校后,仍偷偷地保留自己选得的“广秋矮”变异株的少量种子,放在自己住所的阳台上用盆栽继续培育,并转移到罗定县基层农技站继续培育,于1968年选育出两个矮秆高产水稻新品种“朝阳矮”和“向阳矮”。同一时期,农林水其他方面的科研也取得一批重要成果。选育出水稻新品种“窄叶青”、“二白矮”、“青二矮”,花生“粤油22”、黄麻“713”、“681”,烤烟“广黄10号”,家蚕“东34”,研究推广了红萍、绿肥新品种和氮肥、磷肥施用技术及“井冈霉素的土法生产及应用”。省林科所科技人员在下放到丰顺县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过程中,开展了紫胶高产放养技术研究,创造出放收比为1: 38的高产纪录。研究解决了白僵菌大规模生产的技术难题,为防治马尾松毛虫作出了贡献。1964—1965年南海水产研究所开展“牡蛎采苗预报”的研究获得成功。该成果在1979年获得广东省科学大会奖。
“文化大革命”后期,广东农业科研机构逐步得到恢复和重建。1972年5月,省委批准恢复省农科院,下放干校的科研人员陆续调回。科研工作在调整中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1972—1973年,相继成立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土壤肥料、植物保护、畜牧兽医、蚕业、果树等7个研究所。1976—1977年,全省106个县恢复建立了农科所,1 500个公社建立了农科站,农业科研人员已有万人左右。

☚ (一)创业和初步发展时期   (三)改革开放以来 ☛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

这一时期思想建设中突出的问题是, 以搞运动的方式进行思想教育, “左”的做法十分严重。农村基础教育受到冲击, 教育质量下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和设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农民文化生活单调, 精神文明建设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功能遭到削弱。

☚ (一)新中国成立到 “文化大革命” 开始   (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
0001410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