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太平山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太平山房

 位于青阳县陵阳乡所村。又名聚德堂。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7年),陈馨(名熙,字孟贤,号积善,曾任饶州径路)建造,是一座保存完好,造型美观、规模宏伟的古代学宫。太平山房,呈长方形,座北朝南,共五进,砖木结构。面阔16.5米。进深71.0米,建筑面积为1173平方米。正面牌坊墙高10米,飞檐斗拱,翘角凌空,花砖镶边,山水壁画,映带上下左右。正中勒刻偕书“积善”两个径尺大字。旁门六个,东西牌坊四对。内厅有明柱116根,都有合抱之粗。厅中雕梁画栋,浮雕画坊,富丽堂皇。后进为二层楼阁,下层前沿是大理石板浮雕,中嵌荷花柱扶栏,浮雕上的山水人物,故事性强,雕刻细腻,栩栩如生。楼上厅堂前沿是木制栏杆,装配方格雕花巨窗。云纹柁梁,列架穿方绘有戏文故事,两厢配前伸的红楼朱阁。清代咸丰三年(1852年)重修前厅,并刻有《续捐义学太平山房碑记》。太平山房,以美观的造型,高超的工艺,使其具有多方面的考察和观赏价值。1976年7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将太平山房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山房

太平山房

位于陵阳乡所村西,距县城32公里,明清时期砖木结构的学馆建筑。山房后进系明代建筑,前二进建于明末清初。始为陈氏公堂,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改建作学馆。时秋浦县令钟学题匾额“聚德堂”。咸丰二年(1852)扩建前进,遂成现今规模。平面呈长方形。面阔五开间共15米,进深71米,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每进以走廊、厢房、天井相属。正面为四柱三楼式的门坊,有明代“积善流芳”匾额,枋额间砖雕古代戏文典故,底座是大理石雕单层须弥座。116根粗壮圆柱顶梁而立,彩绘画枋,气势宏伟。石础上雕有花卉、珍禽。山房对研究古建筑和古科举制度有一定价值。1985年作全面修缮。

☚ 神仙洞   净居古塔 ☛
太平山房

太平山房

在青阳县陵阳乡所村西,距县城32公里,是一座明清时期砖木结构的学馆建筑。山房后进系明代建筑,前二进建于明末清初。始为陈氏公堂,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改建作为学馆用。时秋浦县(今贵池县)邑令钟学题赠匾额“聚德堂”。咸丰二年(1852)扩建前进,遂成现今规模。太平山房的平面呈长方形,面阔五开间共15米,进深三进共71米,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每进以走廊、厢房、天井相属。正面为四柱三楼式的门坊,有明代“积善流芳”匾额,枋额间砖雕古代戏文典故,底座是大理石雕单层须弥座。116根粗壮圆柱顶梁而立,彩绘画枋,气势宏伟。石础上雕有花卉、珍禽。1985年有关部门对山房进行了全面修缮。山房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竹山书院   王荆公书堂 ☛
太平山房

太平山房

在安徽省青阳县九华山南麓。为明清时期的砖木学馆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正面为牌坊式大门,四柱三楼,明间匾额上书“积善流芳”四字,坊额间有砖雕戏文,坊座系大理石雕单层须弥座。门坊内依次为三大厅,大厅间以走廊。天井、厢房相连,大厅内立118根圆形明柱,月梁飞架,画枋穿插,柱础石雕,精美细微。最后为二层楼阁,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楼前筑天井、石栏及石阶等。除二层楼阁为明代建筑外,其余为清乾隆、咸丰时所建。整座建筑布局严谨,规模宏大,保存完整,为同类建筑中少见,是研究明清时期教育、科举制度和建筑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

☚ 瑞霭堂   杜甫草堂 ☛
0000504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3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