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0_152公孫丑 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0_152公孫丑 下

【公孫丑 下】

凡十四章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恐此未必以小而稱也。
如就見者也。
如,猶宜也。王之待孟子不誠,故將朝而遂不果。其亦辭以疾,猶孔子拜陽貨之饋,報施欲其稱也。
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景子曰:‘内則父子,外則君臣,人之大倫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見王之敬子也,未見所以敬王也。’曰:‘惡!是何言也!人無以仁義與王言者,豈以仁義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與言仁義也”云爾,則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堯舜之道,不敢以陳於王前,故人莫如我敬王也。’
孟子非不喻景子之意,特以其所言者未著,故姑舉平曰所以盡敬於王者以告之也。
曰:‘豈謂是與?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義,吾何慊乎哉?”夫豈不義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天下有達尊三:爵一,齒一,德一。朝廷莫如爵,鄉黨莫如齒,輔世長民莫如德。惡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
豈謂,是言子向所言不敬王者豈乃謂是乎?景子以孟子未喻己意故云云,而孟子復答之如此,因舉曾子之言,使知君臣之間不一其道,景子所言乃臣子之常禮爾,若居賓師之地,有齒德之尊者,君固不敢輒召之,臣亦未嘗自輕也。
焉有君子而可以貨取乎?
注:‘取,猶致也。’又曰:‘取,是羅致之意。’如此為義亦無不可,但恐其非本指。孟子蓋謂齊王無故而餽兼金,是不過貨之而已,君子固不可以為貨而取金也。上皆言‘予何為不受’,此言‘焉有君子可以貨取乎’,其辨受不受,結辭同也。況羅致之事,章内無所見,難於立説,又不為貨而取金,則其不受籠絡,不待訓‘取’為‘致’,而後見也。
得之為有財。
言不得,不可以為悦。而今得之,無財,不可以為悦。而今有財如此者,古人亦皆用之也。
齊人伐燕。或問曰:‘勸齊伐燕,有諸?’曰:‘未也。沈同問“燕可伐與”?吾應之曰“可”,彼然而伐之也。彼如曰“孰可以伐之”?則將應之曰“為天吏,則可以伐之”。今有殺人者,或問之曰“人可殺與”?則將應之曰“可”。彼如曰“孰可以殺之”?則將應之曰“為士師,則可以殺之”。今以燕伐燕,何為勸之哉?’
彼然,謂彼為此之故。‘今有殺人者’以下,蓋謂今有人罪當殺者。或來問‘人之有罪者可殺乎’?即對以‘可殺’,又問‘誰可殺’,則又對以‘士師可殺’也。非謂為士師者不問有罪無罪,人人而可殺也。況非士師,則雖其罪當殺而固有不得輒殺者。今之罪可伐,然在我者,必有以正其罪而無所愧,然後乃可伐之。若罪同於者,方憂見討於天吏,奚暇討之罪哉?
人畔。王曰:‘吾甚慚於孟子。’
孟子嘗勸宣王止重器,反旄倪,置君而去。王不用其言,至是人卒畔,此其所以慚也。
且古之君子,過則改之;今之君子,過則順之。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豈徒順之,又從而為之辭。
順過之失,責之宣王。從而為之辭之罪,責之陳賈也。
不敢請耳,固所願也。
孟子之去齊,以王不用其言故也。如用之,則行可反而見可得。此豈非孟子之所願?但知王之必不能也,故不敢以為請。苟言之不用,亦終身而不可復見矣。
他日,王謂時子曰:‘我欲中國而授孟子室,養弟子以萬鍾,使諸大夫國人皆有所矜式。子盍為我言之?’
王不自用孟子,而欲使大夫國人為式,亦已謬矣。孟子見其言之不誠,故知其欲以是誘己而縻之也。
孟子曰:‘然。夫時子惡知其不可也?如使予欲富,辭十萬而受萬,是為欲富乎?’
王徒欲以利而誘孟子,則其不可從,明矣,而時子顧不足以知此,故言:‘如使我從時子之言,是為欲富而已。我果有欲富之心,初不辭十萬鍾矣。十萬則辭之,萬則受之,是為拙於求富矣?’○注:‘是我雖欲富,亦不為此也。’義恐未明。
予豈若是小丈夫然哉?諫於其君而不受,則怒,悻悻然見於其面。去則窮日之力而後宿哉?
日力,謂晷景所得。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吾何為不豫哉?
此言天意終不欲使天下而平治也,則亦不可知。如其未也,非我莫有能任平治之責者,天亦必不棄我,豈懼不遇哉?有以見自任之重,自釋之寬。然所不豫者,卒形於言語之外而不可謂無也,則聖賢憂世之意,其深矣哉。

☚ 10_151公孫丑 上   10_153滕文公 上 ☛
0000223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7:3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