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道录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道录司dào lù sī管理道教事务的官署,属礼部:总理元始三一教门~正堂叶生等,敬谨修斋,朝天叩佛。(十三·279) 道录司 道录司官署名。明代始置,清代沿置。掌全国道教政令。《明史·职官志》: “道录司。左、右正,1—2人,正六品; 左右演法,2人,从六品; 左右至灵,2人,正八品; 左、右玄义,2人,从八品; 神乐观提点,1人,正六品;知观,1人,从八品; 龙虎山正一真人,1人,正二品;法官、赞教、掌书各2人,阁皁山、三茅山各灵官1人,正八品;太和山提点1人。僧道录司掌天下僧道,在外府州县有僧纲、道纪等司,分掌其事。俱选精通经典、戒行端洁者为之。神乐观掌乐舞,以备大祀天地、神祗及宗庙、社稷之祭,隶太常寺,与道录司无统属。洪武元年 (公元1368年) 立善世、元教二院。四年革。五年给僧道度牒。十一年,建神乐观于郊祀坛西,设提点、知观。十五年,始置僧录司、道录司。……道凡二等: 曰全真,曰正一。设官不给俸,隶礼部。二十四年,清理释道二教,限僧三年一度给牒。凡各府州县寺观,但存宽大者一所并居之。凡僧道,府不得过40人,州30人,县20人。民年非四十以上,女年非五十以上者,不得出家。二十八年,令天下僧道赴京考试给牒,不通经典者黜之。其后,……道士有大真人高士,高士等封号,赐银印莽玉,加太常卿、礼部尚书及宫保衔,至有封伯爵者,皆一时宠幸非制也。” 清代与明代基本一样,无大差别。 ☚ 道德院 道清路局 ☛ 道录司dao lu si【道教】Office for Taoist Affairs 道录司西夏官署名。掌管西夏地方道教事务。西夏汉文本《杂字》司分部有载。 道录司官署名。明洪武十五年(1328)始置,掌有关道教事务,设左右正一、演法、至灵、玄义等官,不给俸。在外府州县有道纪等司,分掌其事。俱选精通经典、戒行端洁者为之,有大真人、高士等封号。清沿明制。 道录司官署名。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始置,掌全国道教徒事务。设左右正一、左右演法、左右至灵、左右至义等。在各省则府设道纪司,州设道正司,县设道会司,分掌道教徒事务。清于天聪六年(公元1632年)设道录司,设官同明。惟增设正印、副印为本司正副长官。其印信由礼部颁给。道官的选补升迁由内务府办理,礼部给札。并分在京师各城设道官六处,各城道官均设协理一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