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群众文化艺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群众文化艺术

(一)群众文化艺术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广大群众文艺工作者努力 “抓强项、创拳头、争一流”,按照 “文艺繁荣、事业发展、局面稳定” 的总体目标积极推进,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与成就。
为了加快河北省农村奔小康步伐,保证第二步战略目标如期实现,省委、省政府于1994年4月制定了 《河北省小康建设规划纲要》,确定了河北省90年代实现一、二、三批小康县发展的战略目标。9月全省农村文化工作会议在秦皇岛昌黎召开,会上适时提出在全省范围内实施 “小康文化工程”,以小康文化总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局,提出农村文化工作在农村奔小康中找准位置,发挥作用,求得发展的工作思路。文化部对全省小康文化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1996年5月,在河北省召开了全国文化先进县经验交流现场会,肯定了河北的经验和做法,并向全国推广。文化部领导在讲话中指出,河北省紧紧抓住农村小康文化目标开展创建活动,使农村文化工作走上全国发展的新轨道,出现既有大力号召,又有实际操作; 既有典型示范,又有全局推动; 既有工作要求,又有事业建设的局面。
为使小康文化为小康经济建设纳入规范化、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河北省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文件:1992年8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文化厅《关于开展创建文化先进县活动意见的通知》 (冀政办〔1992〕36号); 1996年5月制定了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加强全省农村小康文化建设的通知》 (冀办发 〔1996〕 10号); 1996年12月制定了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加强国办文化设施管理使用工作的通知》 (冀办字 〔1996〕 91号); 1997年1月制定了中共河北省委 《关于 “小康文化工程” 的实施意见》 (冀发〔1997〕1号)。
小康文化工程的实施带来了小康经济与小康文化建设协调共进的新局面,全省小康文化建设由部门行为上升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行为,进而又转变为社会行为,形成了一套有领导、有政策、有规划、有落实、有检查的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八五” 以来全省共建立市级公共图书馆2座、县 (市)公共图书馆66座,总建筑面积12.67万平方米,总投资8343万元。1997年新建或重建的文化馆有11座,涌现出一批文化先进县 (市); 建成了16个全国文化模范地区、全国文化先进县 (市)和30个省级文化先进县(市) (1994年和1997年分别命名表彰); 建成井陉拉花之乡、昌黎地秧歌之乡、永年、定州子位吹歌之乡、藁城耿村故事之乡等14个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建成国家级大刘庄农村儿童文化园和省级黄骅农村儿童文化园。此外,由社会共同投资兴建了一批大型文化设施,如南戴河的中国万博文化城、野三坡的民族民俗景点、吴桥的杂技大世界等文化旅游景点。
文化下乡呈现良好发展态势。1996年4月省委、省政府在涉县召开了文化 “十下乡、十进村” 表彰动员大会,鼓励各种文化艺术团体到农村进行文化艺术宣传,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各级图书馆、文化馆(站)、各专业、业余文艺团体、110个县小康文艺宣传队开展了大规模、常年性的送电影、戏剧、图书科技情报下乡活动,特别是省 “心连心”艺术团在农村深受欢迎。河北省 “心连心”艺术团前身是河北梆子剧院青年艺术团,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文艺要与人民群众 “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的要求,1996年3月,该团开始了 “送文化下乡万里行活动”,一年中,行程18 000公里,历经74个县,演出260余场,宣传观众70余万人次。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进行了报道,1997年全省文化汇报座谈会上,省委、省政府对艺术团进行了表彰,授予 “文化下乡模范演出团”的光荣称号。

☚ 二、群众文化艺术、电影、文化馆、图书馆、文工团、群众创作、民间艺术   (二)农村电影 ☛
0002447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0:2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