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条件和资源
四川盆周贫困山区,包括盆地北部的米仓山、大巴山的大部分(海拔600—2000米),盆地东部的巫山、七曜山(海拔200—2 800米),东南部的武陵山部分(海拔120—2 250米)及南部的乌蒙山、大娄山部分。区内最高点海拔5 400米(平武县境内),最低点73米(巫山县境内)。境内山地、丘陵、平坝、河谷、盆地等地貌类型齐全,高差悬殊较大,对农业自然资源的生成极为有利。该区处于亚热带,由于地形的影响,山地气候的垂直分带比较明显。盆北海拔800米以下,积温4 250—5 450℃,海拔1 500米处积温少于2 500℃,年降水量1000—1 400毫米。盆东山地积温5 000—5 700℃,年降水1100—1400毫米。盆南山地热量条件最好,积温5200—5 800℃,年降水1100—1300毫米。全区土壤类型复杂,盆北山区从低到高依次为:紫色土(海拔700米以下)—黄壤(700—1 700米)—黄棕壤(1 700—2 200米)—棕壤、暗棕壤、高山草甸土(2 200—4 000米);盆东、东南及南部,石灰土分布比较普遍。
区内自然资源的构成及特点为:
1.土地资源。盆周贫困山区总土地面积1 289.1万公顷。其中耕地370.7万公顷(人均1.89亩);园地15.8万公顷;林地467.5万公顷;牧草地201.5万公顷;水域57.9万公顷;未利用土地125.5万公顷。田面坡度大于25。的坡耕地面积有65.1万公顷。土地资源比较丰富,人均占有耕地、有林地、草地面积,均高于盆地。由于各贫困县的地质、地貌、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其土地类型构成也不尽相同。
2.水资源。年降水量比盆地丰富。盆北山地年降水1 100—1 700毫米,年径流深600—1 200毫米;盆东山区年降水1 100—1 300毫米,径流深1 100—1 300毫米;盆南山区年降水1 000—1 300毫米,径流深600—1 000毫米。水资源总量达869.9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779.82亿立方米,地下水90.09亿立方米。嘉陵江从北到南、长江从西到东包括各支流,流经秦巴山区10多个县;乌江穿过整个武陵山区,年径流量达几百亿立方米,属丰水区,每亩耕地平均可得6 000立方米。该区可利用水量239.02亿立方米,水能资源可开发量1 055.41万千瓦。
3.森林资源。共有林业用地400多万公项,其中有林地228.7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2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0%—28%。有林地中,用材林122万公顷,蓄积量6 996.52万立方米;防护林41.3万公顷,蓄积量2 779.74万立方米;薪炭林22.6万公顷,蓄积量288.23万立方米;特殊用材林6.9万公顷,蓄积量571.77万立方米;经济林26.9万公顷;疏林蓄积量692.32万立方米;散生林木蓄积量607.32万立方米。森林树种较多,各地分布不同:米仓山区以多种水青杠和多种鹅耳枥、华山松、巴山冷杉为主,低山区有马尾松、柏木及栎类;大巴山区以马尾松、巴山松、杉木和柏木为主;盆东南山区以杉木、栲类、大苞木荷等为主;盆南山区以杉、马尾松、桢楠、润楠林为主,是四川目前最大的杉木林基地。
4.草场资源。共有可利用草地201.5万公顷。平均亩产鲜草600—900公斤,最高可达4 000公斤。牧草种类多,有豆科、禾本科、莎草科、菊科等杂草数百种。主要牧草有扭黄茅、白茅、节节草、蒿类、蕨类、雀稗、羊胡子、地瓜根;灌木有黄荆、马桑、映山红、山杨柳、黄辣子等。尤其是豆科的红三叶、白三叶、野豌豆,品种优良,营养好,产量高。
5.野生植物资源。区内生态环境复杂,植物资源丰富。大量生长多种药用植物、油脂植物、芳香油植物、鞣料植物、染料植物、淀粉植物、糖类植物、纤维植物、野生观赏植物和木茸、香菇野生菌类等,仅珍稀植物就有31种。其中属于一级保护的植物有银杉、水杉、珙桐等3种;二级保护植物有金钱松、白豆杉、水青树、金佛山兰等17种;三级保护植物有麦吊杉、黄杉、厚朴、天麻、黄连等11种。药用植物达1 500多种,名贵药材主要有杜仲、厚朴、黄柏、黄连、辛夷、红花、天麻、麦冬等。
6.野生动物资源。区内仅脊椎动物就达686种,占全省脊椎动物种类的一半以上。其中哺乳类103种,鸟类377种,爬行类38种,两栖类38种,鱼类130种。属于重点保护的野生珍稀动物42种。其中属一级保护的有蜂猴、金丝猴、大熊猫、云豹、虎等14种;二级保护的有猕猴、小熊猫、大灵猫、麝等28种。其它资源动物包括皮毛动物、肉用动物、羽用动物、药用动物、观赏动物等,都比较丰富。
7.农作物资源。由于地形复杂,气候多样,适宜多种植物生长。经过长期自然演化和种植业的人工培育筛选,已有上千种农作物品种资源。
8.林特产资源。区内森林面积广袤,林特产品种多、产量大、质量好,对经济开发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林特产品年产量在1万吨以上的,有猕猴桃、柑橘、茶叶、桐油等;年产1 000吨以上的,有核桃、蚕茧、生漆、苹果、雪梨、刺梨、柿子等;年产100吨以上的,有金银花、杜仲、黄柏、五倍子、樟油、油茶、乌柏、棕片、木耳、笋干、杨梅、香桃、枣、李干、柚子等。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白蜡、厚朴、银杏、板栗等。
9.矿产资源。在盆周贫困山区,绝大多数县都拥有不同数量的黑色、有色、稀有金属或非金属矿藏。南川县的煤炭储量在1亿吨以上;城口、秀山县的锰储量占全省的一半。铅、锌、铜、铁、磷、花岗石等矿藏,大都富集于盆周贫困山区。
此外,四川的风景名胜亦大都在盆周贫困山区,如长江三峡、剑门蜀道、长宁竹海、兴文石林洞天等,集巴山蜀水清秀、幽深、雄伟、险峻、神奇之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