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众劳动积累的形成
青海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薄弱。进行农业综合开发需要资金多, 劳动投入量大。 由于农民投劳不能全部得到价值补偿, 形成了农业综合开发过程中的劳动积累。 70年代以前,各地组织农民开荒造地、平整土地、修渠筑路等农田基本建设除生产队记工以后, 再没有什么报酬。 在农业综合开发中采取优先安排实施直接为农牧民受益,投资较少、见效较快、效益较好的项目或农牧民盼望已久, 想干而不能干、想干还没有干的项目, 调动农牧民投入的积极性; 同时, 对群众投劳给以适当补助。 省政府规定农民植树造林每亩补助7~12元, 修造水平梯田每亩补助30元。 水利工程中的土方工程、渠道开挖、砂砾石料挖运采备等群众能够投劳完成的工程, 按照设计概算承包给群众完成, 顶替自筹资金。 对零星分散的小型开发项目采取贷款扶持、 资金补助的办法, 吸引群众投资投劳进行农业开发, 有的地方还组织机关干部参加开发劳动, 带动激发农民投工投劳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