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耕地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一)耕地 (一)耕地1997年云南省有耕地292.44万公顷,其中水田94.95万公顷,占耕地的32.47%;旱地197.49万公顷,占耕地的67.53%。水田是云南的基本农耕地,面积不到1/3,而所产粮食占全省的1/2以上。水田以滇中湖盆区、洱海湖盆区以及保山、德宏、思茅、西双版纳、红河及昆明等地州市盆坝区和宽缓谷地较为集中。旱地一般分布在平缓山地、高原面、水利条件较差的干坝及海拔较高的高坝上,以滇东岩溶高原和滇西南中低山地区面积较大,一般海拔在2000米左右。 ☚ 三、土地利用现状 (二)园地 ☛ (一)耕地 (一)耕地全省1994年末有耕地4 303千公顷,其中,水田1 845.06千公顷,旱地2 457.76千公顷。全省耕地中旱地多于水田,旱地主要分布于淮北平原,约占全省旱地面积80%,其次在江淮丘陵一带。水田则遍布于沿江和江淮丘岗一带,约占全省水田面积的90%,其他地域也有零星分布。从行政区域分布来看:阜阳、六安、宿县、滁州4地、市的耕地面积约占全省耕地的55.26%。 ☚ 三、土地利用结构 (二)园地 ☛ (一)耕地 (一)耕地1. 1949年以来耕地演变。新疆耕地,据统计部门统计,1949年120. 97万公顷。1958—1960年大开荒,由1957年的195. 3万公顷,猛增至1960年的314. 51万公顷。1967年达到337. 68万公顷,为历史最高纪录。1986年305.03万公顷,是近30年最低点。1990年308.69万公顷。1995年达到312. 83万公顷。地类结构60年代以来到80年代中期基本构成是水田、水浇地及旱地比0.3:89:0.8的格局,近十多年,大致为0.3:90:0.7。详见表1-1-1。 表1-1-1 耕地演变情况
资料来源:自治区统计局统计年鉴、年报。 2.耕地构成。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汇总及1995年土地变更数,新疆1995年耕地面积390.51万公顷,占全疆土地总面积的2.37%。调查数大于统计部门统计数的24.83%。构成: (1)水田。7.50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1.92%。阿克苏地区水田面积最大,达2.39万公顷,占全疆水田面积的31.87%。 (2)水浇地。357.52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91.55%。塔城地区水浇地面积最大,达58.20万公顷,占全疆水浇地面积的16.28%。 (3)旱地。22.62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5.79%。其中伊犁地区9.51万公顷,占全疆旱地面积的42.04%;昌吉州6.60万公顷,占29.18%;塔城地区4.55万公顷,占20.12%;阿勒泰地区占4.20%;哈密地区占2.83%;乌鲁木齐市占1.24%;克拉玛依市、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只有小面积分布。 (4)菜地。2.88万公顷,占全疆耕地总面积的0.74%,集中分布在各地、市、县城郊。其中昌吉州面积最大,达0.53万公顷,占全疆菜地面积的18.40%;乌鲁木齐市次之,面积为0.43万公顷,占全疆菜地面积的14.93%。 3.耕地质量。从新疆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看,新疆耕地肥力特征表现为“缺氮,少磷,钾有余”。耕层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11%,其中南疆为0.89%,属5级水平;北疆为1.35%,属4级水平。耕地中约60%缺氮,90%缺磷。全疆耕地中约有盐渍化土壤120万公顷,占1/3,板结、水蚀、风蚀面积合计也占1/3。 按土壤属性划分,全疆耕地中一等地占11%,二等地占48.3%,三等地占40.7%;按粮食单产划分,高产田占19%,中产田占44.6%,低产田占36.4%。 4.耕地保护、利用和改良。耕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保护耕地,合理利用每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保护耕地,各地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 ❷依法保护,查处违法案件; ❸提高耕地质量,不断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产稳产农田; ❹贯彻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搞好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划定保护区,建立相应的保护方案和制度,严格建设用地审批制度,实行计划管理,保护基本农田。为了保护耕地质量,农业部门开展了耕地质量管理工作,建立监测网络,并正在试行耕地分等定级工作,实行耕地地力补偿制度。 在耕地的利用和改良方面,新疆长期坚持以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已取得了重大成效。好的条田、好的渠道、好的林带、好的道路、好的居民点的“五好”建设,使新疆耕地已基本形成条田平整,有林带保护,灌排结合,道路畅通,旱涝保收,规划有序的良好生态系统。在耕作管理上,实行了草田轮作、粮肥轮作、粮豆套作、水旱轮作和机械深耕、增施有机肥、秸秆过腹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综合措施。同时各地还积累了改良土壤、治理盐碱的经验,如种稻洗盐、工程排水与生物排水相结合等,收到了较好的效益,确保了耕地的永续利用。 ☚ 三、土地利用 (二)园地 ☛ (一)耕地 (一)耕地河北省耕地面积722.14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8.24%,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6.87%,位于黑龙江、河南、山东之后居全国第四位。农村人口平均占有耕地0.12公顷,全省人口平均0.102公顷。灌溉水田面积为16.85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2.33%,主要分布在滦河下游、宣化盆地,涿县有少量分布,冀北河川、沟谷也有零星分布。水浇地面积345.02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47.78%;平原、盆地集中连片,山地丘陵沿坡麓分布在河谷山川,太行山山麓平原较为集中。旱地面积351.27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48.64%,主要分布于低平原,太行山和燕山山区、间山盆地及坝上高原,河北低平原面积最大。菜地面积8.98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1.24%,集中分布在大中城市近郊区,以及大型工矿附近。望天田140公顷,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区。坡耕地141.23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19.55%,其中大于25°坡耕地达3.44万公顷,占坡耕地面积2.44%。坡耕地主要分布于太行山、燕山海拔500~1 000米的低山和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地带。坡耕地中梯田面积达66.43万公顷,占坡耕地面积的47.04%; 大于25°的坡耕地梯田1.65万公顷,占梯田面积的2.48%。河北省耕地中平原耕地多,占60%以上,山地丘陵盆地耕地少; 耕地中旱地所占比例大,稳产高产田所占比例小; 平原区的耕地土层深厚,质地适中,多为壤质土,土壤pH值7.5~8.5,肥力低,中低产田面积大。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仅1.22%,为全国土壤养分六级分级标准的第四级,土壤缺磷、钾和微量元素锌、锰、硼等。盐化土占很大比重。坡耕地土层薄,干旱缺水,大部为旱地。 ☚ 三、土地类型 (二)林地 ☛ 1.土壤肥力/2.土壤侵蚀/3.土壤沙化/4.土壤盐渍化/5.土壤污染/(二)水/(三)大气/(四)森林/(五)草原/第七节 农业自然灾害/一、旱灾/二、水灾 ☚ 三、农业环境演变与评价 1.土壤肥力 ☛ (一)耕地 (一)耕地据1995年统计,江西耕地面积为230.87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3.8%,其中:水田194.6万公顷、旱地36.27万公顷,各占耕地面积的84.3%和15.7%。全省耕地的分布状况是:平原区耕地占全省耕地面积的33.55%,山地和部分高丘陵地区耕地占全省耕地的32.43%。低丘和一部分岗地,耕地占全省的34.02%。 ☚ 三、农用土地利用结构 (二)园地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