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 群众劳动积累的形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一) 群众劳动积累的形成 (一) 群众劳动积累的形成甘肃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薄弱,进行农业综合开发需求资金多,劳动投入量也大。由于所投劳力并不能全部得到价值补偿,就形成了农业综合开发过程中的劳动积累。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前,国家主要对主体水利工程、机电设备等进行投资,而配套性的平田整地、修渠开路等基本都是农民群众自己搞。1958年的“大跃进”和1971年开始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全省各地都动员了大批农村劳动力进行开荒造地、平田整地以及修渠筑路等农业基础建设,许多地方还搞跨地区性的大会战,开展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农民投劳除了生产队记工分外,再没有什么报酬。当时还提出:“用无产阶级专政的办法办农业”,很多劳动都是强制性的,有的地方动员群众搞农田基本建设的口号是“批着上,斗着上,四类分子押着上,锁子看门全家上”。这种带点强制性的劳动积累形式表面轰轰烈烈,但实际工效不高。 ☚ 五、农业综合开发中的劳动积累 (二) 群众劳动积累的重点和数量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