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八一三事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八一三事变 1937年7月11日,日本政府决定以十五个师团的兵力,由华北和上海两个方面发动全面侵华战争。8月9日,日本侵略军官兵两名乘汽车冲入上海虹桥军用机场,枪杀机场中国卫兵一名,当即被中国驻军击毙。13日日本帝国主义以此为借口,发动对上海的军事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抗击。全国规模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革命战争全面展开。 八一三事变1937年8月13日日本军队在上海虹口、杨树浦一带抢占有利据点,并向中国军队射击。中国驻军奋起抗击,于14日向虹口、杨树浦一带日军据点发动全面攻击,史称八一三事变,或八一三上海抗战。 八一三事变 097 八一三事变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所制造的事件。1937年8月9日,日驻沪海军陆战队军官大山勇夫与士兵斋藤要藏驾车强行闯入虹桥机场,不听中国卫兵劝阻,中国军队被迫将其击毙。日军以此为借口,13日向闸北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抗击。14日,中国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中国军队在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及顾祝同、陈诚等指挥下,英勇抗敌。宝山守军姚子青营奋战两昼夜,全部牺牲;蕴藻浜守军秦庆武团与日军拼杀搏斗,千余人壮烈殉国;谢晋元率800战士扼守四行仓库,坚持四昼夜,至11月9日中国军队全线撤退。中国军队在该事变中,与日军血战近3个月,击落敌机42架,从此全民族抗战开始。 ☚ 芦沟桥事变 抗日战争 ☛ 八一三事变 八一三事变Bayisan shibian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发动的又一次侵略战争。1937年8月9日,日本侵略军驻上海陆战队第一中队大山勇夫中尉和一等水兵斋藤企图强行闯入虹桥机场侦察情况,被中国警卫部队击毙。日本侵略军即以此为借口,要求中国政府撤出上海保安队,撤除防御工事,遭到拒绝。8月13日,日军调动驻沪陆军及海军陆战队向上海的江湾、闸北一带发动进攻。在全民抗战浪潮推动下,当地中国驻军第九集团军在司令张治中指挥下奋勇抗击日军,坚持3个月之久,使日本侵略军遭受到沉重打击。上海人民大力支援了抗战。事变后,国民党政府被迫实行抗战政策。从此,中国人民的抗日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开展起来。 ☚ 七七事变 第二次国共合作 ☛ 八一三事变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上海军民奋起抵抗。国民政府外交部于14日发表自卫声明。从此,全中国进入了抗日战争。 八一三事变亦称“淞沪抗战”、“八·一三淞沪抗战”。中国军队抗击日军进攻上海的作战。1937年8月9日, 日军以驻沪日海军陆战队官兵2人,驱车闯入虹桥机场寻衅滋事,被中国军队击毙为借口,8月13日大举进攻上海。张治中率领第9集团军奋起抵抗。中国守军陆续增至6个集团军70余万人抗击,初战获胜。日本逐次增兵,侵沪总兵力达9个师团22万余人。日军多次在长江口登陆,遭到中国军队顽强抗击。11月5日,日军一部从杭州湾登陆,从侧后迂回包围上海。12日淞沪陷落。 八一三事变ba yi san shi bianAugust 13 Incident of 1937 八一三事变August 13 Incident (of 1937)—when the Japanese aggressor troops launched a large-scale offensive again st Shanghai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