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施效果
1987—1995年,全省共组织实施丰收计划项目67项。其中,国家级57项,省级10项。按行业划分,农业45项(都是国家级),水产22项(国家级12项,省级10项),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获得农业部“丰收奖”的项目有47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25项。
1.农业。全省共组织实施农牧渔业部丰收计划45项,内容涉及种植、加工、养殖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累计增产粮食20.9亿公斤(稻谷19.75亿公斤,甘薯1.15亿公斤)、鱼1145.1万公斤、蔗茎5.76亿公斤、蔬菜736.6万公斤、柑桔274.6万公斤、茶叶39.7万公斤、肉类3 920.5万公斤。共获农牧渔业部授予丰收奖的项目有38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19项。
2.水产。全省承担国家级渔业丰收计划12项。其中,对虾精养技术4项,虾塘推广面积6 133.33公顷;生态养虾与病害防治技术2项,实施面积2 466.67公顷;滩涂贝类(牡蛎、贻贝)养殖技术3项,累计推广面积3 600公顷;山区池塘养鱼技术1项,推广模式化养殖面积1 366.67公顷;河蟹增养殖技术1项,放养面积153.33公顷;海水网箱养鱼技术1项,试养248网箱,面积3 253平方米。这些项目实施覆盖8地(市)、20个县(区)、128个乡镇。
(1)滩涂贝类(牡蛎、贻贝)养殖技术。牡蛎养殖以吊养为主,有效推广面积2 173.33公顷,产蛎肉15 411吨,产值8 492万元;翡翠贻贝养殖技术以东山湾为主,累计推广1 426.67公顷,产贝54 780吨,产值21 912万元;新增贝类产量21 044吨,新增产值11 460万元。其中,莆田市承担的“牡蛎大面积养殖高产高效技术”,获1995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
(2)海水网箱养鱼技术。试养248网箱(网箱规格分别为3.2米×3米、3米×3米、3.2米×2.5米),面积3 253平方米,主要饲养石斑鱼、黄鳍鲷、黑鲷等鱼类。饲养结果,每平方米净产鱼37.9公斤,平均成活率97.5%,总产值337.6万元,纯收入127.2万元,每平方米盈利487元,其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89年获农业部“丰收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