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元墓乐舞雕砖
元代戏曲文物。1959年于山西侯马西北二里元墓内发现。该墓建于元延祐元年(1314),墓室南壁上排砌乐舞雕砖四块,每块三十厘米见方,各浮雕一乐舞人物,形态各异,生动逼真。左起第一人为腰鼓乐雕,高二十一厘米,女性,腰束齐膝红裙,肩披绿巾,头略左垂,腰微弯曲,双手持一腰鼓,正敲击倾听。第二人为正在演奏的男舞雕,高二十厘米,头戴黑色皂隶帽,身穿大圆领红边绿袍,腰束绿带,面相方圆,头向左倾,眼微眯,身略左倾,双手合置胸前。第三人为敲击编钟的乐雕,高十九厘米,女性,其左侧桌上置一编钟,演奏者半面向左,右手敲击编钟,弯腰作回首倾听状。第四人为吹笙乐雕,高二十厘米,女性,侧身站立,长裙曳地,正吹笙演奏。这四块乐舞雕像,相互联系,构成统一整体,反映了当时乐舞演出的情况。它们均为模制,说明在元代杂剧盛行时乐舞仍有广泛演出,并对元杂剧有一定影响。现存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侯马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