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风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风伯fēng bó神话传说中的司风之神。《山海经·大荒北经》: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 风伯 风伯神话传说中的司风之神。据说在上古黄帝战蚩尤时,蚩尤曾请其助战(见《山海经·大荒北经》)。 ☚ 电母 太乙 ☛ 风伯 《尚书·洪范》: 星有好风,星有好雨。(孔传: 箕星好风,毕星好雨。) 《周礼·大宗伯》: 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郑注: 风师箕也,雨师毕也。贾疏: 《春秋纬》 云: 月离于箕风扬沙,故知风师箕也。《诗》 云: 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是雨师毕也。) 《楚辞·离骚》: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王逸注: 飞廉,风伯也。洪兴祖补注: 应劭曰,飞廉神禽,能致风气。晋灼曰,飞廉鹿身,头如雀,有角而蛇尾豹文。) 《山海经·大荒北经》: 蚩尤作兵伐黄帝,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 《淮南子·俶真》: (真人) 骑蜚廉 (高诱注: 兽名,长毛有翼) 驰于外方,休乎宇内,烛十日而使风雨。 《汉书·郊祀志》上: (秦时) 雍有二十八宿、风伯、雨师之属百有余庙。(颜师古注: 风伯,飞廉也。雨师,屏翳也,一号屏号。而说者乃谓风伯箕星也,雨师毕星也。此志既言二十八宿 ,又有风伯、雨师,则知非箕、毕也。) 《纬书集成·龙鱼河图》: 天荧惑星主司非,其精下为风伯之神。太白之精,下为风伯之神,主司非。 《风俗通义·祀典》: 谨按: 《周礼》: “以槱燎祀风师。” 风师者,箕星也,箕主簸扬,能致风气。《易》 巽为长女也,长者伯,故日风伯。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养成万物,有功于人,王者祀以报功也。戌之神为风伯,故以丙戌日祀于西北,火胜金为木相也。 王利器校注: 《汉书·武纪》注、《水经·谷水注》 引应劭曰:“飞廉,神禽,能致风气者也。明帝永平五年,至长安迎取飞廉并铜马,置上西门之外,名平乐馆,董卓悉销以为钱。” 《续汉书·祭祀志下》: “以丙戌日祠风伯于戌地。”《通典》 礼四: “后汉以丙戌日祀风师于戌地。” 《唐会要》二二、《御览》 五二九引刘向 《五经通义》:“王者所以因郊祭日月、星辰、风伯、雨师、山川,何? 以为皆有功于民,故祭之也,皆天地之别神从官也,缘天地之意,亦欲及之,故岁一祭之。礼日出于南门外,礼月、四渎于北门外,礼山川丘陵于西门外,礼风伯、雨师于东门外,礼各即其位也,以示明之。其祭之奈何乎? 曰: 祭日者悬,祭月者毁,祭风者明,祭雨者布,祭山者沉,各象其貌也。” 《独断》: 风伯神,箕星也。其象在天,能兴风。雨师神,毕星也。其象在天,能兴雨。 《文选》卷一九曹植《洛神赋》: 屏翳收风,川后静波。(李善注:曹植 《诘洛文》 曰: 河伯典泽,屏翳司风。) 《唐会要》卷二二: 天宝四载七月二十七日敕: 风伯雨师,济时育物,并宜升入中祀。仍令诸郡各置一坛。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七: 风伯神,飞廉是也。应劭曰: 飞廉神禽,能致风气,身似鹿,头似爵,有角,尾似蛇,大如豹,风伯之神也。 《历代神仙通鉴》卷二: 蜚廉生得鹿形蛇尾,爵头羊角,与蚩尤同师一真道人,迸居南祁,见对山之石,每遇风雨则飞起似燕,天晴安伏如故。怪而觇之,夜半见一物大如囊,豹文而无足,向地吸气二口喷出,狂风骤发,石燕纷飞。(永州祁阳有风伯之山) 廉步如飞禽,乃追而擒之,是为风母,能掌八风消息,通五运之气候。 《癸巳存稿》卷一三 “屏翳”条: 《楚辞·天问》 云: “茾号起雨”。王逸注云: “屏翳,雨师名。” 《史记·司马相如传》 《大人赋》 云: “召屏翳,诛风伯,刑雨师。” 下又有列缺、丰隆。则司马相如以屏翳为云师。《文选》 曹子建 《洛神赋》 云: “屏翳收风,川后静波。” 注引植 《诘洛文》云: “河伯典泽,屏翳司风。” 谓曹指为风师。选注又引虞喜 《志林》 云:“屏翳,韦昭说为雷师。” 喜则以为雨师。说屏翳者虽多,并无明据。今案: 屏翳似云,而号则为风。《楚辞注》 盖误字。韦昭知掌故,以为雷师,因号生义,而不知茾号自应为风师,《天问》 亦言风号乃起雨也。 《集说诠真》: 《事物异名录》 曰: 风神名巽二,又名风姨,又名方道彰。今俗塑风伯像,白须老翁,左手持轮,右手执箑,若扇轮状,称曰风伯方天君。 《七修类稿》卷四 “风雷雨电” 条: 风雷雨电四者,阴阳之气而已,然而变化不测,则固有神寓于其间,亦何肖形怪异,如今之塑者耶? 予尝思得之,勉强以为之解。风雷在天,天乃乾焉,乾则配属戌亥也,是以风伯之首像犬,雷公之首像豕。雨为水,水者坎也,坎为中男,故雨师之像似士子。雷取象于震,震则巽之对也,故有雷公电母之称。巽为长女,其像妇人而已。四神取义如此,不知道家又别有说乎? 《坚瓠二集》卷二 “孟婆” 条: 古称风神为孟婆。蒋捷词云: 春雨如丝,绣出花枝红袅,怎禁他孟婆合皂。宋徽宗词云: 孟婆好做些方便,吹个船儿倒转。按北齐李騊駼聘陈,问陆士秀曰: “江南有孟婆,是何神也?” 士秀曰: “《山海经》: 帝女游于江,出入必以风雨自随。以其帝女,故称孟婆。” 《丹铅总录》: 江南七月间, 有大风甚于舶䑲, 野人相传为孟婆发怒。 《天香楼偶得》: 北齐李騊駼聘陈,问陆士秀曰:“江南有孟婆,是何神也?” 士秀曰:“《山海经》 帝之女游于江中,出入必以风雨自随,以帝女故曰孟婆。” 又宋徽宗词云: 孟婆孟婆,你做些方便,吹个船儿倒转。杨升庵云: 孟婆,宋汴京勾栏语,谓风也。愚谓重阳之后,风渐迅厉,故重阳前后大风,谓之重阳信。俗以九月十三为孟婆生日,以是日占一冬晴雨。盖春夏之风,多与雨偕,秋深之风,干燥无雨,是知孟婆生日犹云风生日也。祀孟婆者,祀风神,以祈其协候耳。 《广东新语》卷六“飓风神” 条: 粤在离方。飓者,离风之郁而不得出,火气暴发而为灾患者也。粤岁有飓,多从琼、雷而起,离之极方也,故琼、雷皆有飓风祠。其神飓母,有司以端午日祭,行通献礼,诚畏之也。飓一起,则东西南北之风皆具而合为一风,故曰飓也。曰母者,以飓能生四方之风而为四方之风之母,分其一方之风,可以为一大风,故曰母也。又巽为风,乾之长女主之。雷以复万物之性,有父之道,故曰公,风以复万物之命,有母之道,故曰母也。大风为母,而微风则曰少男少女也。起于泽为少女风,起于山为少男风,而皆以飓为之母。又巽为风主,巽者月与水之本,月与水皆生于风,故曰母。或曰: 飓母即孟婆。春夏间有晕如半虹是也。此盖以虹为飓母也,然婆即母也。 天地之神莫大乎雷、风。雷、风者,所以生日月者也。事雷之神,所以事日; 事风之神,所以事月。而雷之神在雷州,风之神在琼州,以二州南之极也。南之极其地最下,雷生于地之最下而风从之,故雷与风之神在焉。 风伯 风伯辞赋神话人物。风神,即“飞廉”。屈原《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王逸注:“飞廉,风伯也。”洪兴祖补注:“应劭曰:‘飞廉,神禽,能致风气。’晋灼曰:‘飞廉,鹿身,头如雀,有角,而蛇尾豹文。’《河图》曰:‘风者,天地之使,乃告号令。’”司马相如《大人赋》:“合屏翳,诛风伯而刑雨师。”亦即箕星。《淮南子·原道训》:“令雨师洒道,使风伯扫尘。”高诱注:“风伯,箕星。”张衡《思玄赋》:“属箕伯以函风兮,惩淟涊而为清。”李善注:“《风俗通》曰:‘雨师者,箕星也。主簸物,能致风气也。’《易》曰:‘巽为长女,长者伯也,故曰风伯也。’” ☚ 风后 文种 ☛ ![]() ![]() 风伯fēng bó古代神话传说的风神。即飞廉。《韩非子·十过》:“昔老黄帝令鬼神于泰山之上……风伯进扫,雨师洒道。”《汉书·司马相如传》:“诛风伯,刑雨师。”张晏曰:“风伯字飞廉。”《远游》:“风伯为余先驱兮。”王逸注:“飞廉奔驰而在前也。”洪兴祖补注:“《淮南子》曰:令雨师洒道,风伯扫尘。”《九叹·远游》:“鞭风伯使先驱兮。”,王逸注:“言乃鞭风伯使之扫尘。” 古代名物 > 神異類 > 神怪部 > 神 > 風伯1 風伯1 fēngbó 亦稱“風師”。神話傳說中司風之神,名飛廉。其說始於先秦,歷代詩文中常見之。《山海經·大荒北經》:“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楚辭·遠遊》:“風伯爲余先驅兮,氛埃辟而清涼。”王逸注:“飛廉奔馳而在前也。”《韓非子·十過》:“昔者黄帝合鬼神於西泰山之上,駕象車而六蛟龍,畢方並鎋,蚩尤居前,風伯進掃,雨師灑道。”《廣雅·釋天》:“風師謂之飛廉。”王念孫疏證:“風師一曰風伯。”參見本類“飛廉”。 管各事的天神 管各事的天神佛教称管地狱的神:阴君 阎王 阎君 阎罗(阎罗王;阎罗天子;阎罗老子) 阎王爷 阎摩王 阎王老子 ☚ 天神 主一方的天神 ☛ 风伯 风伯指气象诸神中的风神。又称作“风师”。其人神化后,说法很多。一般认为风伯是“飞廉”,亦常见说风师为“箕星”者。《风俗通》:“风伯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养成万物,有功于人,王者祀以报功也”。《后汉书·祭祀志》:“县邑常以丙戌日祠风伯于戌地,用羊豕”。不过两汉时对风神的崇拜已相对淡漠,故文学作品中常见叱呵此类神灵的描写。如杨雄《河东赋》:“叱风伯于南北兮”。在祭法方面,古祭风的“磔”法,汉代仍有保留。参见“磔”。 ☚ 大傩 雨师 ☛ 风伯feng boGod of Wind 风伯传说中的风神,即“飞廉”。又称“风师”。一说箕星主风,为风师。《远游》:“风伯为余先驱兮,氛埃辟而清凉。”王逸注:“飞廉奔驰而在前也。”《周礼·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郑玄注:“风师,箕也。”《风俗通义·祀典》:“风师者,箕星也。……戌之神为风伯,故以丙戌日祀于西北,火胜金,为木相也。” 风伯神话传说中主风之神。《山海经·大荒北经》:“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韩非子·十过》:“昔者黄帝合鬼神于西泰山之上,……风伯进扫。”《淮南子·本经训》:“(羿)缴大风于青邱之泽。”高诱注:“大风,风伯也。能坏人屋舍,羿于青邱之泽缴遮使不为害也。” 风伯传说中的风神,名飞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