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西使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西使记游记。元刘郁撰。一卷。郁,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蒙古宪宗二年(1252),蒙哥派六弟旭烈兀西征波斯(伊朗),八年攻下报达国(伊拉克巴格达),擒其王并遣使献捷。九年,蒙哥派常德西使见旭烈兀。正月自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哈尔和林)西行经阿尔泰山进入新疆西北部,又西行经西亚地区阿富汗、伊朗、伊拉克一直到达阿拉伯半岛麦地那。是书记此行沿途见闻,约二千余字。对所经过的西亚各国地理山川、湖泊、气候、城镇、关隘、动植物、矿产、土特产、货币、医药、建筑、民族、风土人情等均有记载。又据所闻记密乞儿(埃及)、富浪(法国)等国情况。为研究东西交通史重要资料。有些记载与《元史》等颇多吻合。原书无传本,后自明刻《秋涧大全集》卷九十四《玉堂嘉话》中录出,始有传本。有《四库全书》本, 《丛书集成初编》等多种版本。近人丁谦撰有《西使记考证》,收入《浙江图书馆丛书》;王国维有《西使记校录》,收入《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可资研读。 西使记著作。刘郁著。一卷。元宪宗九年(1259),蒙古官员常德奉命出使波斯,西觐旭烈兀。他从和林出发,逾阿尔泰山、布伦托海,经叶密立、寻思干诸地,往返历时一年多。该书即录其西行见闻。 西使记 西使记书名。1卷。元刘郁撰。蒙古宪宗九年(1259),常德奉命自和林(故址在今蒙古共和国鄂尔浑河上游东岸哈尔和林)西行,往巴格达附近觐见皇弟旭烈兀,次年东归复命,往返14个月。由刘郁笔录常德的西行见闻,于世祖中统四年(1263)成书。一说刘郁为常德化名。该书记载了常德西行沿途的山川、道里、城廓、风土习俗、物产等。收入元王恽《玉堂嘉话》。近人丁谦、王国维曾予以考订,国外有法、英文译本。 ☚ 塞北纪行 元朝秘史 ☛ 西使记 西使记书名。1卷。元刘郁撰。蒙古宪宗九年(1259),常德奉命自和林(故址在今蒙古共和国鄂尔浑河上游东岸哈尔和林)西行,往巴格达附近觐见皇弟旭烈兀,次年东归复命,往返14个月。由刘郁笔录常德的西行见闻,于世祖中统四年(1263)成书。一说刘郁为常德化名。该书记载了常德西行沿途的山川、道里、城廓、风土习俗、物产等。收入元王恽《玉堂嘉话》。近人丁谦、王国维曾予以考订,国外有法、英文译本。 ☚ 塞北纪行 元朝秘史 ☛ 西使记xī shǐ jì《本草纲目》序例第1卷引据古今经史百家书目(1)。交通史。元·刘郁撰。1卷。刘氏宪宗九年奉命随转运使常德自和林去西亚(波斯)觐见旭烈兀大王,中统四年回国。记其往返沿途所见,对中亚风土人情记载颇详。 西使记一卷。元刘郁撰。刘郁,字文季,别号归愚,生卒年不详。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元初为左右司都事,进拜监察御史。是书写波斯觐见旭烈兀大王往返途中见闻。与《长春真人西游记》、《西游录》相比,此书成书稍晚,有些记载可补两书之不足,而且记叙了旭烈兀西征的情况,较为可贵,是研究元代中外关系的重要文献。有《说郛》本、《四库全书》本等,王国维为《西使记》作过校录,见其《古行记校录》。 西使记书名。金末刘郁撰。1卷。郁,浑源人,字京叔,自号神川遁士。举进士,廷试失意,闭户读书,以文名。金哀宗天兴元年(1232)蒙古军围汴京,乃北归。窝阔台十年(1238)诏试儒士,中选,充山西东路考试官。此书主要载蒙哥汗九年(1259)常德奉命前往旭烈兀西征营地的见闻,内容有旭烈兀西征活动,当时中亚若干情况及西亚的风土人情,价值较高。有王国维校录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