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群玉诗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李群玉诗集 李群玉诗集诗别集。三卷、《后集》五卷。唐李群玉撰。《新唐书·艺文志》载《李群玉诗》三卷、后集五卷。三卷者,乃群玉于宣宗大中八年(854)“诣阙上表,自进诗三百首”者(《唐才子传》卷七)。后集五卷,当是三卷以外以及大中八年以后之作。今传《李群玉诗集》有南宋陈道人书棚本,卷数与书目记载吻合。原书今藏于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图书馆,但经《四部丛刊》影印,已成为通行之本。明末毛晋汲古阁刻《唐人八家诗》,将其诗按体分排,统前后集为三卷,名为《李文山诗集》,已非旧次。黄丕烈曾取宋本校毛刻,并云:“其(毛刻)异不可胜记,且其谬不可胜言,信知宋刻之佳矣。”(《士礼居藏书题跋记》)然宋本多有缺字,叶德辉《郋园读书志》七录有校记,依《全唐诗》补足宋本之缺字。席启㝢《唐诗百名家全集》本后集卷五末,有“东山席氏悉从宋本刊本琴川书屋”木牌记,是其所据亦宋本,但其墨钉缺字更多。 ☚ 李义山集 薛许昌诗集 ☛ 李群玉诗集 李群玉诗集唐诗别集注本。今人羊春秋辑注。岳麓书社1987年出版。《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群玉诗集三卷,后集五卷。明毛晋汲古阁《唐人八家诗·李文山诗》统前后集并为三卷,以诗体分列,《全唐诗》因之。今羊氏之校注,即依明抄宋刻本为底本,校以《全唐诗》、《四部丛刊》本、《湖南丛书》本、《文苑英华》、《万首唐人绝句》以及《又玄集》、《才调集》等,并辑入佚作十数首,成为目前搜罗最备之《李群玉诗集》。在编排上则力图恢复其原来面目,分为前集、后集。前集三卷,卷上歌行古体,卷中今体七言,卷下今体五言。后集五卷不分体。补遗收佚诗十二首,断句二联。每首诗下有简明校注,凡能考明之有关人事均予以笺释,有疑问者则注明存疑。因此本书也是《李群玉诗集》的第一家笺注本。全书前有校注者前言,述评李群玉生平、思想和创作成就,后有附录,选载有关诗人的传记和评论资料,其后记则对编辑方法和原委作了说明。 ☚ 李商隐研究 曹邺诗注 ☛ 李群玉诗集一名《李文山诗》。诗集。唐李群玉撰。三卷。群玉字文山,沣州(今湖南沣县)人。约唐宣宗大中初年前后在世。清才旷逸,不乐仕进,专以吟咏自适。举进士不第,后以布衣游长安,进诗于宣宗,授宏文馆校书郎,不久去职。与杜牧、张祜等相酬唱。此集成于大中八年(854) ,为作者手订,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歌行古体诗,中卷为今体七言诗,下卷为今体五言诗。总收诗一百三十五首。其诗多写羁旅之情,描写具体深细,情韵婉转多姿。《黄陵庙》、《引水行》、《九子坂间鹧鸪》等诗,较为出色。有《四部丛刊》影印宋刻本。又,汲古阁刻《唐人八家诗》本,题《李文山诗》;清席启寓辑《唐诗百名家全集》本作“三卷,后集五卷,补遗一卷”。 李群玉诗集 李群玉诗集书名。唐李群玉撰。3卷,后集5卷。是集首载《李群玉进诗表》与令狐绹《荐处士李群玉状》。《进诗表》称,歌行古体、今体七言、今体五言四通等合300首。据刘禹锡《柳宗元集序》称四十二通,知唐时以一通为1卷。而此本仅135首,后集亦只有113首,共计尚不足300首之数,可见已非奏进之原本,但仍按歌行古体、今体七言、今体五言分目。有《四库全书》本和《湖南丛书》本。 ☚ 文泉子集 陶阁史诗集 ☛ 《李群玉诗集》li qun yu shi jiPoetry Collection of Li Qunyu→李群玉(Li Qunyu)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