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 农产品内部比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 农产品内部比价

(一) 农产品内部比价

农产品比价是指农产品在同一市场、同一时间,不同农产品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在我国一般以粮食价格为中心,确定各种农产品与粮食的比价关系,使生产者生产各种农产品都能获得合理的收益,这是确定农产品收购价格的依据。
1950—1952年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主要农产品内部比价基本合理,粮棉比价和麦棉比价均在1:8左右浮动。粮油和粮菜的比价,油料、蔬菜价格稍低。猪粮比价最高1:3.9,最低1:3.3。鸡蛋和粮食比价比较合理,围绕在1:5.5上下浮动。
1953—1978年,国家对农产品实行了统购统销,价格管理高度集中,价格形式单一,价格水平低且相当稳定。此是计划价格阶段,经历了25年,价格水平的比价关系变化较大。
1953—1957年天津市的农产品价格和农产品内部比价比较稳定。棉粮实行统购价格后,收购价格没动,比价关系一直比较稳定。蔬菜价格因市场调节,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围绕粮食1:2:5的比价上下浮动。1958年,由于“大跃进”,经济关系失调,损失浪费严重和连续三年自然灾害,农业减产,财政出现赤字,许多消费品供应不足,物价大幅度上涨。1961年,国家进行了结构性调整,调高了粮食、油料作物、生猪、鸡蛋、水产品等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降低了棉布及其制品和其他部分日用工业品的价格。1963—1964年,贯彻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到1965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好转,经济比例关系趋于协调,市场物价趋于稳定。这一阶段,农产品内部比价基本稳定。除生猪、鸡蛋收购价上调外,其余大部分没动,所以比价关系没有明显变化。见表5-4-4和5-4-5。

表5-4-4 1950—1954年天津市主要农副产品比价


单位:50千克/元

品 名1950年1951年1952年1953年1954年
一、粮棉比价
粮食收购价
其中:稻谷
小麦
玉米
谷子
小麦皮棉比价
棉花
二、油料作物收购价
其中:花生
葵花籽
芝麻
粮油比价
三、蔬菜收购价
粮菜比价
四、生猪收购价
猪粮比价
五、鸡蛋收购价
蛋粮比价
1:7
8.65
10.80
9.00
7.60
7.20
1:6.7
60.20
13.09
15.40
7.28
16.60
1:1.5
6.80
1.27:1
25.00
1:3.3
38.40
5.1:1
1:10
9.28
10.80
10.80
7.80
7.70
1:8.6
92.89
14.87
13.81
10.27
20.54
1:1.6
6.20
1.5:1
28.50
1:3.7
43.00
5.5:1
1:8.4
9.60
10.80
11.30
8.30
8.00
1:7.2
81.00
12.64
13.12
9.70
15.10
1:1.3
5.97
1.6:1
27.80
1:3.4
43.90
5.3:1
1:8.6
10.13
12.00
11.70
8.30
8.50
1:8.6
87.00
14.33
16.05
11.02
15.91
1:1.4
9.96
1.01:1
34.10
1:3.4
50.30
6.1:1
1:8.9
10.05
12.00
11.70
8.30
8.20
1:7.6
89.00
14.01
14.28
11.56
16.18
1:1.4
8.55
1.18:1
38.90
1:3.9
59.10
7.1:1

表5-4-5 1955-1966年天津市主要农副产品比价


单位:50千克/元

品 名1955年1956年1957年1958年1959年1960年1961年1962年1963年1964年1965年1966年
一、粮棉比价
粮食收购价
其中:稻谷
小麦
玉米
谷子
小麦皮棉比价
棉花
二、油料作物收购价
其中:花生
1:8.6
10.05
12.00
11.70
8.30
8.30
1:7.4
86.50
19.00
1:8.6
10.05
12.00
11.70
8.30
8.30
1:7.4
86.50
19.00
1:8.6
10.05
12.00
11.70
8.30
8.30
1:7.4
86.50
20.50
1:8.6
10.05
12.00
11.70
8.30
8.30
1:7.4
86.50
18.28
12.83
1:86
10.05
12.00
11.70
8.30
8.30
1:7.4
86.50
18.77
12.80
1:8.6
10.05
12.00
11.70
8.30
8.30
1:7.4
86.50
22.10
17.80
1:7.6
11.43
13.20
13.70
9.40
9.40
1:6.3
86.50
26.40
19.20
1:7.6
11.43
13.20
13.70
9.40
9.40
1:6.3
86.50
26.40
19.20
1:8.2
11.43
13.20
13.70
9.40
9.40
1:6.8
93.60
26.40
19.20
1:8.2
11.43
13.20
13.70
9.40
9.40
1:6.8
93.60
26.40
19.20
1:8.2
11.43
13.20
13.70
9.40
9.40
1:6.8
93.60
26.40
19.20
1:7.5
12.45
14.50
14.50
10.40
10.40
1:6.5
93.60
26.40
19.20
葵花籽
芝麻
粮油比价
三、蔬菜收购价
粮菜比价
14.00
24.00
1:1.9
14.00
24.00
1:1.9
3.95
2.54:1
14.00
27.00
1:2.1
4.74
2.12:1
14.00
28.00
1:1.8
4.22
2.38:1
15.50
28.00
1:1.9
4.37
2.3:1
17.50
31.00
1:2.2
4.41
2.3:1
26.80
33.20
1:2.3
4.85
2.4:1
26.80
33.20
1:2.3
4.24
2.7:1
26.80
33.20
1:2.3
4.14
2.8:1
26.80
33.20
1:2.3
4.05
2.8:1
26.80
33.20
1:2.3
3.92
2.9:1
26.80
33.20
1:2.1
3.70
3.4:1
四、生猪收购价
猪粮比价
五、鸡蛋收购价
蛋粮比价
39.50
4.8:1
49.30
5.9:1
36.70
4.4:1
48.70
5.9:1
39.30
4.7:1
58.30
7:1
43.50
5.2:1
59.50
7.2:1
43.50
5.2:1
65.00
7.8:1
43.50
5.2:1
65.00
7.8:1
47.80
5.1:1
85.00
9:1
47.80
5.1:1
85.00
9:1
54.50
5.7:1
77.00
8.2:1
54.50
5.8:1
73.80
7.9:1
54.50
5.8:1
64.20
6.8:1
54.50
5.2:1
64.50
6.2:1

1966—1978年的12年间,粮食价格仅在1966年、1978年分别上调了10%左右、5.7%左右,其余年度粮食价格没动。1966年6月以后的“文化大革命”中,农副产品中除个别品种价格略有调整外,一直到1977年,天津市对物价实行了冻结。由于物价工作瘫痪,不合理的价格未能及时调整,价格背离价值日益严重,积累问题越来越多。其间除粮食、棉花略有上调,其他品种一直冻结。使农产品的比价关系变化不大,越益趋于不合理,严重阻碍了生产的发展见表5-4-6。

表5-4-6 1967—1978年天津市主要农副产品比价


单位: 50千克/元

品 名1967年1968年1969年1970年1971年1972年1973年1974年1975年1976年1977年1978年
一、粮棉比价
粮食收购价
其中:稻谷
小麦
玉米
谷子
小麦皮棉比价
棉花
二、油料作物收购价
其中:花生
葵花籽
芝麻
粮油比价
三、蔬菜收购价
粮菜比价
四、生猪收购价
猪粮比价
五、鸡蛋收购价
蛋粮比价
1:7.5
12.45
14.50
14.50
9.40
9.40
1:6.5
93.60
26.40
19.20
26.80
33.20
1:2.1
3.48
3.58:1
54.50
5.2:1
62.60
6:1
1:7.5
12.45
14.50
14.50
10.40
10.40
1:6.5
93.60
26.40
19.20
26.80
33.20
1:2.1
3.49
3.6:1
54.50
5.2:1
69.00
6.6:1
1:7.5
12.45
14.50
14.50
10.40
10.40
1:6.5
93.60
26.40
19.20
26.80
33.20
1:2.1
3.51
3.6:1
54.50
5.2:1
69.00
6.6:1
1:7.5
12.45
14.50
14.50
10.40
10.40
1:6.5
93.60
26.40
19.20
26.80
33.20
1:2.1
3.72
3.4:1
54.50
5.2:1
69.00
6.6:1
1:7.5
12.45
14.50
14.50
10.40
10.40
1:6.5
93.60
31.80
24.40
29.00
42.00
1:2.6
3.90
3.2:1
54.50
5.2:1
69.00
6.6:1
1:8.3
12.45
14.50
14.50
10.40
10.40
1:7.1
103.00
31.80
24.40
29.00
42.00
1:2.6
3.93
3.2:1
54.50
5.2:1
72.00
6.9:1
1:8.3
12.45
14.50
14.50
10.40
10.40
1:7.1
103.00
31.80
24.00
29.00
42.00
1:2.6
3.76
3.3:1
54.50
5.2:1
72.00
6.9:1
1:8.3
12.45
14.50
14.50
10.40
10.40
1:7.1
103.00
31.80
24.00
29.00
42.00
1:2.6
3.67
3.4:1
55.00
5.3:1
72.00
6.9:1
1:8.3
12.45
14.50
14.50
10.40
10.40
1:7.1
103.00
31.80
24.00
29.00
42.00
1:2.6
3.90
3.2:1
55.00
5.3:1
72.00
6.9:1
1:8.3
12.45
14.50
14.50
10.40
10.40
1:7.1
103.00
31.80
24.00
29.00
42.00
1:2.6
3.94
3.2:1
55.00
5.3:1
72.00
6.9:1
1:8.3
12.45
14.50
14.50
10.40
10.40
1:7.1
103.00
34.30
24.00
29.00
50.00
1:2.8
3.78
3.3:1
55.00
5.3:1
72.00
6.9:1
1:7.5
15.33
17.85
17.85
12.80
12.80
1:6.4
115
45.63
25.90
36.00
75.00
1:3
3.86
3.97:1
55.00
4.3:1
72.00
5.6:1

1979—1990年,逐步实行改革开放。从价格政策上做了大量调整与改革工作。1979年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1985年取消了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合同定购外的粮食可以自由上市。在价格管理方面,政府改变了单一的过于集中的价格体制,实行了有国家定价、指导价、市场价等多种价格形式的价格管理体制。从1979—1990年整个价格呈上升趋势,粮食价格上调了1.95倍; 棉花上调了1.2倍; 油料作物上调了1.27倍; 蔬菜上调了4.48倍; 生猪上调了1.55倍; 鸡蛋上调了1.86倍,基本上解决了农产品价格偏低问题,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这一阶段,天津市农产品的比价关系变化很大。粮棉比价,1979—1990年呈高、低、高发展。1987—1989年为低谷,1990年又上升。麦棉比价,1987年、1988年最低降为1:6.7,其余各年基本合理。整个农副产品的比价,始终呈一起一伏状态。此一时期,比较尊重价值规律的作用,基本上按市场供求调节价格。见表5-4-7。

表5-4-7 1979—1990年天津市主要农副产品比价


单位: 50千克/元

品 名1979年1980年1981年1982年1983年1984年1985年1986年1987年1988年1989年1990年
一、粮棉比价
粮食收购价
其中:稻谷
小麦
玉米
谷子
1:8.9
15.50
18.21
17.87
12.98
12.92
1:10.1
15.11
17.59
17.59
12.53
12.73
1:10.6
14.44
16.31
16.47
12.48
12.48
1:9.7
15.74
19.22
18.32
12.91
12.50
1:9.3
16.38
19.15
19.03
13.42
13.91
1:9
20.00
23.73
22.81
16.60
16.86
1:8.6
20.53
23.95
24.14
17.10
16.90
1:8.2
21.10
25.11
24.06
18.32
16.90
1:7.9
22.28
26.33
26.39
18.51
17.90
1:6.7
26.28
33.48
26.30
27.43
17.90
1:7.8
30.49
42.46
31.60
28.98
18.90
1:9.9
30.29
39.04
29.50
22.32

(续)

品 名1979年1980年1981年1982年1983年1984年1985年1986年1987年1988年1989年1990年
小麦皮棉比价
棉花
二、油料作物收购价
其中:花生
葵花籽
芝麻
粮油比价
三、蔬菜收购价
粮菜比价
四、生猪收购价
猪粮比价
五、鸡蛋收购价
蛋粮比价
1:7.7
138.25
53.80
34.64
51.75
75.00
1:3.5
4.31
3.6:1
65.00
5:1
93
7.2:1
1:8.7
153.10
48.35
34.97
35.07
75.00
1:3.2
4.97
3:1
65.00
5.2:1
93
7.4:1
1:9.3
153.10
56.67
33.18
51.00
85.82
1:3.9
5.00
2.9:1
65.00
5.2:1
102
8.2:1
1:8.4
153.10
53.36
34.50
41.50
84.08
1:3.4
4.84
3.3:1
65.00
5:1
102
7.9:1
1:8
153.10
49.29
34.30
36.88
76.70
1:3
5.03
3.3:1
65.00
4.8:1
102
7.6:1
1:7.9
180.79
54.83
50.04
37.76
76.70
1:2.74
5.08
3.9:1
68.20
4.1:1
102
6.1:1
1:7.3
176.42
55.49
53.06
36.70
76.70
1:2.7
6.71
3.1:1
80.33
4.7:1
105.5
6.2:1
1:7.2
172.04
64.05
57.24
40.00
94.92
1:3
6.69
3.2:1
95.50
5.2:1
119
4.9:1
1:6.7
176.42
68.98
57.04
55.00
94.89
1:3.1
7.65
2.9:1
103.58
5.6:1
142.84
7.7:1
1:6.7
176.42
119.98
106.35
73.72
179.87
1:4.6
10.76
2.4:1
130.00
4.7:1
145
5.3:1
1:7.5
236.42
128.36
96.01
68.92
220.16
1:4.2
11.74
2.6:1
130.00
4.5:1
145
5:1
1:10.2
300.00
122.32
82.06
66.06
218.85
1:4
23.69
1.3:1
165.48
7.4:1
172.66
7.7:1
☚ 三、比价体系   (二) 工农业商品综合比价 ☛
0001099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9: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