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产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
通过对农产品购销体制的改革,在积极发挥国合商业重要作用的同时,大力发展个体商业,鼓励扶持农民进入流通领域,使全省农产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商业网点、人员迅速增加。1992年,广东全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060.4亿元,比1985增长3.3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78年广东社会商品零售额在全国居第三位,从1981年起,一直保持在全国各省市的第一位。在社会商品零售额中,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1992年达122. 9亿元,比1985年增长4.9倍。1992年末,广东社会商业机构达87. 8万个,从业人员263. 6万人,分别比1985年增长1. 2倍和1.4倍。全省社会农产品收购总额达384. 6亿元,比1985年增长3. 6倍。其中猪和猪肉收购增长1.1倍,干鲜菜收购增长2. 7倍,水产品收购增长2. 2倍,中药材收购增长3倍。农产品收购逐年增多,使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副食品消费大幅度增加。
到1992年,广东已有商业网点88.4万个,从业人员247. 2万人,比1985年分别增长5.1倍和3倍,其中,零售商业网点71.1万个,从业人员178.8万人,分别比1985年增长5. 8倍和3倍;饮食业网点7. 1万个,从业人员33.7万人,分别比1980年增长1.8倍和1. 7倍;服务业网点10.2万个,从业人员34. 7万人,分别比1980年增长5.8倍和4. 8倍。到1992年末,全省每77人拥有一个零售商业网点,每731人拥有一个饮食点,每523人拥有一个生活服务点。全省县及县以下商业网点达59. 29万个,从业人员121. 96万人,分别比1985年增长2. 4倍和3倍。到1992年末全省农村有376万人从事第三产业,占乡镇劳动力总数的15.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