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伏龙肝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伏龙肝

〈隐〉中药行指灶中黄土。即久经柴火熏灼的灶底土块,可入药。

伏龙肝

药名。出 《雷公炮炙论》。又名灶中黄土、灶心土。为土灶内久经柴草熏烧的焦土块。辛,微温。入脾、胃经。温中燥湿,止呕止血。
❶治妊娠恶阻,反胃呕吐,腹痛腹泻。
❷治呕血,便血,崩漏,带下。煎服: 30~60g,布包煎。或煎汤代水煎药。
❸研末油调敷痈肿溃疡。本品主由硅酸、氧化铝、氧化铁所组成,尚含钠、钾、镁、钙等。本品对鸽由洋地黄酊剂引起的呕吐有抑制作用。

伏龙肝fú lóng gān

《本草纲目》土部第7卷伏龙肝(60)。药名。
【基原】为久经柴草熏烧的灶底中心的土块。
【别名】灶中黄土(《金匮要略》),釜下土(《肘后方》),釜月下土(《补缺肘后方》),灶心土(《本草纲目》)。
【性味】辛,温。
❶《别录》:“味辛,微温。”
❷《药性论》:“味咸,无毒。”
【归经】入脾、胃经。
❶《本草求真》:“入肝、脾。”
❷《本草便读》:“入脾、胃。”
【功用主治】温中燥湿,止呕止血。治呕吐反胃,腹痛泄泻,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妇女妊娠恶阻,崩漏带下,痈肿溃疡。
❶《别录》:“主妇人崩中,吐血,止咳逆,止血,消痈肿毒气。”
❷《日华子本草》:“治鼻洪,肠风,带下血崩,泄精尿血。催生下胞。”
❸《本草蒙筌》:“辟除时疫,安胎。捣细,调水服之。”
❹《本草备要》:“调中止血,去湿消肿。”
❺《陆川本草》:“治小儿慢惊。”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布包),一二两;或入散剂;或煎汤代水煎药。外用:研末调敷。
【成分】主要由硅酸、氧化铝及氧化铁所组成;此外,尚含氧化钠、氧化钾、氧化镁、氧化钙以及氯化钠、氯化钾,又谓市售品含大量Fe4+,Fe2+,少量Ca2+、CO3
【药理】
❶止吐:鸽灌服伏龙肝煎剂3 g/kg,每天两次,共4次后,对于静脉注射洋地黄酊引起的呕吐有止吐作用,主要为呕吐次数减少,呕吐的潜伏期并无明显改变。
❷止血:外用撒布疮面能使血管收缩,分泌物减少,呈收敛止血作用。

伏龙肝fúlónɡɡān

中药名。出《雷公炮炙论》。别名灶中黄土、灶心土。为久经柴草熏烧的土灶底中心的焦土块。辛, 微温。入脾、胃经。温中燥湿, 止呕止血。治妊娠恶阻、呕吐反胃、腹痛腹泻、虚寒性出血、呕血、便血、崩漏、带下, 煎服: 30 ~ 60 克,布包, 或煎汤代水。煎剂灌服, 对洋地黄酊引起的鸽呕吐有止吐作用。

伏龙肝

伏龙肝

伏龙肝,又名灶心土、灶中黄土、釜下土。始载于《雷公炮炙论》。为土灶内久经柴草熏烧的焦土块。
本品味辛,性温。归脾、胃经。功能温中摄血,降逆止呕,收敛燥湿。主治便血、吐血、崩漏、呕吐、泄泻等证。《本草汇言》谓: 伏龙肝“性燥而平,气温而和,味甘而敛,以藏为用者也,故善主血失所藏。”用于治疗脾气虚寒,不能摄血的便血或吐血,崩漏等,如《金匮要略》之黄土汤即以本品为主药,配白术、黄芩、阿胶等,治下血先便后血。《广利方》单用本品淘取汁和蜜顿服,治吐血、鼻血。《本草衍义》以本品配阿胶、蚕沙、治妇女血漏。本品性温而质重,故能温中而降逆止呕。用治脾胃虚寒的呕吐、反胃,常配白术、半夏等同用。本品亦可单用,如《百一选方》以本品为细末,米饮调下,治反胃不食。如治妊娠恶阻呕吐不食,可与苏梗、砂仁等同用。伏龙肝又可温脾调中,燥湿收敛,而用于脾气虚寒的久泻不止,常配白术、干姜、肉果等同用。此外,本品外用,能敛疮消肿,可治疮疡溃烂及痈肿、丹毒。如《肘后方》取本品和以鸡子白,油或水调敷,治小儿丹毒;《太平圣惠方》以本品细末敷,治小儿脐疮久不瘥;《济急仙方》用多年灶心土,配以黄柏、黄丹、赤石脂、轻粉各等分,共研为末,清油调敷,治臁疮久烂; 《千金翼方》治痈肿,以本品醋调如泥,涂布上敷贴,干则易之。煎服,60~120g。纱布包煎; 或煎汤代水以煎他药。阴虚火旺之出血及热证吐泻者忌用。
实验研究: 本品主要由硅酸、氧化铝和氧化铁所组成,还含氯化钠、氯化钾、氧化镁、氧化钙等物质。

☚ 炮姜   蚕茧 ☛
0000252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6: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