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 改善饮用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 改善饮用水,

(三) 改善饮用水,

普及自来水 农民世世代代直接饮用河水。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农民的饮用水问题, 从打井到逐步建造自来水厂, 普及自来水。1951年, 青浦县任屯村试打土井, 以后在血吸虫病流行地区推行。1962年起, 沿海地区发动农民打井, 防治肠道传染病。1966年上半年, 全郊县共打井(含砖井、土井) 约6万口, 政府每年投资约70万元, 免费供应漂白粉精消毒。1974年后, 加快打井速度, 至1980年, 全郊县已有水井65万口, 饮用水井水的人数419万余人,占郊县总人口数的77%。
50年代起, 市政府通过市政建设, 在县属城镇逐步建设自来水厂。至1980年, 市郊县属城镇全部建有正规水厂, 城镇居民均可饮用自来水。当时, 农村仅有7个村建有自来水厂 (站), 1980年, 全郊县饮用自来水人数仅占15.8%。
1982年2月, 市政府按照国务院要求, 制订了“上海市农村十年 (1981—1990年) 改水规划设想”,确定上海以建设自来水厂为主的改水路子, 制订了逐年发展计划, 成立上海市农村改水技术指导组, 确定工艺路线, 培训技术骨干, 依靠科学改水。各县边准备, 边试点, 逐步发展。至1985年, 共建成村水厂210座, 连同城镇居民共有151万人饮用自来水, 普及率为29.4%。1986年, 市政府将当年改水任务列为15件实事之 一。责成市爱卫会和市农委负责实施。同年8月, 市长江泽民主持召开市府实事协调会, 其中对农村改水急需解决的深井审批, 增加金属材料分配计划和市财政贴息贷款进行了协调解决。以后改水以每年增加30万~40万人受益的速度发展。至1990年底, 郊县饮用自来水人数为386.5万人, 普及率达69.6%。同年, 农村改水明确由市爱卫会委员部门市公用局直接管理。之后, 市公用局对水厂建设的规划布局、选址定点、工程设计、土建安装、施工监督竣工验收等建立和完善了严格的规章制度, 提高了改水工程质量和水厂制水质量。
按照全国第二次农村改水工作会议部署, 由市爱卫会、市建委制订了全市“八五”农村改水规划, 积极稳妥地开展农村改水。至1994年10月, 全郊区共建造了409座乡、村水厂, 改造扩建49座县水厂,总供水能力为85万吨/日, 使218个乡镇, 2 972个村全部供应自来水, 受益人数为548.6万, 普及率为98.7%。同年11月, 全国爱卫会对上海农村改水工作进行考核, 确认上海农村自来水的供水水质、水量、水压都达到国家规定, 水厂的建设与管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提前和超额完成了全国 “八五”改水规划任务, 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农村自来水化。

☚ (二)农村粪管   四、血吸虫病防治 ☛
0001014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