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提高了科学种田水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提高了科学种田水平 (三)提高了科学种田水平肇东县涝洲公社地处松花江中游北岸, 水利资源丰富, 土地肥沃。但境内沟泡纵横, 重湿地、沼泽地面积大、易受洪涝灾害, 故名涝洲。过去灾害频繁, 丰年粮食公顷产量也只有1 500公斤左右, 人民生活贫困。涝洲公社党委为改变贫困面貌, 把工作放在农业技术改革上,他们在省农科院、绥化地区农科所和县种子公司派员协助下, 在生产队建立了科研组, 在生产大队组建了科研室, 在全公社组成了有干部、农民、技术人员200多人参加的三结合农业技术推广网、总结出套种、混种、间种、清种、复种和破垅夹肥, 因地施肥及秋霜春防等多种行之有效的科学种田方法, 使这个公社的粮食产量不断上升,抗灾能力大大增强。1969年黑龙江省春旱、夏涝、秋早霜、全年低温,是农业受灾最严重的一年。涝洲公社这一年却获得了大丰收, 全公社公顷产量达到3 022. 5公斤, 比上年增产11.6%,成为黑龙江省第一个上 “纲要” 的社。1969年12月29日 《黑龙江日报》头版头条, 以 《松花江畔大寨花》为题, 报道了涝洲公社粮食产量上“纲要” 的消息。从此, 远近到涝洲参观学习的人络驿不绝。 ☚ (二)加快了农业机械化的进程 三、农业学大寨的消极影响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