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 改革和发展时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 改革和发展时期

(三) 改革和发展时期(1979年以后)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天津市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健康的改革和发展时期。1979年12月,召开了天津市农林牧科技工作会议,提出要健全充实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坚持试验、示范、推广、培训相结合,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当年在武清县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试验,把土肥、植保、栽培技术、种子等专业推广机构结合起来建立“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982年7月农业部肯定了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组织形式,决定在全国推广,于是天津市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土壤肥料工作站、植保植检站、农业环境保护站、农业科技情报站于1983年合并组建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原专业站对外仍保留原来的名称。1987年“市推广中心”改名为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管理委员会,共有职工89人,其中专业技术干部80人。管委会下设5个专业技术站和植保、农业科教仪器2个公司。管委会实行经费统一管理,人员统一调配,重大科技项目协调攻关。至1989年,全市12个郊区县中有9个建立了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乡镇农科站的发展。1981年,全市216个公社全部建起了农科站,1983年人民公社体制改为乡镇建制,乡镇农科站的数量有所减少,大队与生产队两级农科组织随公社体制的改变而解散。1985年在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决定》精神指引下,天津市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得到新的发展。1989年,为进一步加强和充实乡镇农科站,市政府决定,在以工代干技术人员中择优录用了217人转为国家正式职工,办理了农转非手续。1989年经过考试考核被定为农民技术员职称的达1 910人,提高了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群众的技术水平。1990年全市共有乡镇农科站204个,占全市农业乡镇总数的93%,有10%的村配备了专职农业技术员。另外,还建立了专业性协会、研究会653个。
到1990年,全市形成了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龙头,以郊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骨干,以乡镇农科站和各类专业协会、研究会为基础的上下相通、左右相连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更好地适应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新形势。1990年全市国家农业技术干部增加到1 558人,其中高级职称的29人,中级职称的269人,初级职称的750人。半脱产的农民技术员全市保持在400人左右,平均每个乡镇农科站2~3人。为了改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工作条件和工作手段,1976—1990年,农业部、市和郊区县三级共为郊区县和乡镇两级推广机构投资1 116.99万元,其中为9个郊区县 “中心” 建设投资901.99万元,完成房屋建筑面积259 688平方米,包括办公室、图书室、化验室、培训室、宿舍、食堂等用房,化验设备和测试仪器价值141.14万元,试验用地22公顷。
林业工作站的发展。1984年起,全市5个县先后成立了林业局,7个郊区在农林局内设林业科、果树科,负责各区县林(果) 业的行政管理和技术指导。1989年,5个县的林业局又率先设立了林业科技推广中心,成为林业科技推广体系的主要力量。此时,作为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机构的乡镇林业站建设也逐步开展起来。1983年和1985年,市政府先后两次解决了一批乡镇林业员的编制,为各乡镇配备一名林业员。1996年5月机构改革中,市农林局内设市林业局,对外称天津市林业局。至1997年全市223个乡镇中,除3个渔业乡镇外,全部建立了林业工作站,其中190个成为标准林业站。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已形成了上下相通、左右相连的科技、信息推广网络,具备了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结构较为合理的林业科技推广队伍。1998年全市三级林业技术推广机构共有职工883人,其中市级55人,区县级286人,乡镇级542人;大本以上学历人数为87人,大、中专学历人数为291人; 具有高级职称人数为27人,中级职称人数为115人,初级职称人数为196人。
70年代中后期,市水利部门逐步把试验、研究、示范、推广组织成一条龙。1993年组建水利技术推广服务体系。1994年,蓟县、武清县建成县水利技术推广中心和乡镇水利技术推广服务站、村水利技术推广服务组三级推广体系。到1998年,全市12个区县建立了水利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进入90年代,畜牧科技推广体系日趋完善。1991年开始将乡镇畜牧兽医站定为事业单位,职工由集体转为全民性质。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民办科技服务组织也呈蓬勃发展之势,已有农民科技协会、研究会及示范户近千个,460名技术人员评定了技术职称,近万名饲养专业户获得了绿色证书,成为畜牧业实用技术示范推广的生力军,形成了以国家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农业院校、科研单位、广大农民积极参加,牧、科、教三结合的科技推广体系。到1996年底,市、区县、乡镇三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有235个,技术推广人员1 357名,其中中级以上职称的有309名。乡镇畜牧兽医站职工人数达1 137人,内有聘任制干部445人,具有中级职称的49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5.8%,助理畜牧兽医师526人,占61.9%。为提高天津市奶牛科研技术水平,促进奶牛业发展,1979年12月成立了天津市奶牛科学技术研究所,1984年7月成立了天津市奶牛协会,1988年8月成立了天津市奶牛改良育种中心,分别承担奶牛的改良育种、人工授精、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的科研、培训、技术推广和咨询任务,有力地推动了天津奶牛业的发展。
天津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始建于1978年1月。到1995年,全站拥有包括各种仪器设备在内的固定资产总值达40多万元。全站18人中共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6人,中级技术职称人员5人,初级技术人员3人。1983年有6个区县建立水产技术推广站,1985年以后又有6个区县先后建立了水产技术推广站。到1995年,全市12个区县普遍建立了水产技术推广站,有正式编制人员136人,其中技术人员130人,高级职称技术人员10人。拥有业务用房面积1 04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22万元,各区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均建有化验室。西青区、蓟县等区县还配有水产技术推广试验示范基地。乡镇水产技术推广站依据各地水产养殖情况于1992年开始建立,到1995年,全市已建有乡镇水产技术推广站25个,定编63人。1997年底以前全市乡镇水产技术推广站基本建成,形成了市、区县、乡镇三级水产技术推广体系。
1982年,天津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成立,负责全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及推广工作。1987年,根据农牧渔业部的精神,区县农具研究所均更名为区县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天津市、区县农业机械推广体系基本形成。1987年,农业部农机化司与天津市农业机械化管理总站共同出资190万元,购买原河北省廊坊地区农科所旧址,组建了天津市农机化建设试验服务中心,其任务主要是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1988年,又建立天津市农业机械化试验示范农场,主要开展水稻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的试验研究。到1995年已形成由市农机推广站、区县农机推广站及乡镇农机服务站组成的三级农机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市、区县农机技术推广机构13个,从业人员137人,其中科技人员79人。乡镇农机服务站207个,从业人员达1 017人。
到1997年底,全市共有市级农技推广机构13个(涉及农林牧渔各业),共有编制417个,实有人员353人,其中技术人员267人。12个区县共有农技推广机构91个,实有人员1 376人,其中技术人员1 045人。乡镇级农技推广机构1 386个,其事业编制5 431个,实有人员4 817人,其中事业人员2 977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从工作内容、工作方法、推广运行机制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推动了全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发展。1992年,国家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1993年天津市发布了《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实施细则》。规定了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任务,明确了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主要由国家技术干部、半脱产农民技术员、以工代技人员、农民技术员四部分人员组成;技术推广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奖惩规定等等,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开始步入了法制化的轨道。

☚ (二) 曲折发展时期   二、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的发展 ☛
0001105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9: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