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提高质量时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提高质量时期

(三)提高质量时期1979—1992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西各级政府和公路交通部门把公路交通建设作为振兴经济、活跃流通的战略重点来抓,认真贯彻国家交通部提出的“全面规划,加强养护,积极改善,科学管理,重点发展,保证畅通”的发展方针,坚持“突出重点,改造与新建相结合,以改造为主”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提高为主”的原则,并且将县乡公路发展纳入农村基本建设,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经过全面规划,确定以经济干线、疏港线和主要旅游区为重点,继续加强国防公路、县乡公路建设,对主要城市进出口和行车繁忙的重要线路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其技术等级,抓好改渡建桥,改善行车条件。同时,坚持深化改革,从改革公路交通管理体制入手,全面推行承包责任制和施工招标投标制。全自治区从1985年起,对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普遍实行招标投标办法,打破地区、部门界限,引进一批自治区内外的设计施工力量和队伍,鼓励自治区内交通系统的设计、施工单位和外省、外系统的设计、施工队伍之间展开以优质、高产、节约为主要内容的竞争,有效地保证了公路建设的质量,节省了国家投资,加快了施工进度。如第一个按招标投标程序进行的招标试点——中东至驮芦边防公路工程,1987年4月建成交付使用,为国家节约投资140万元,比原设计概算节约16.8%。此外,还采取多渠道筹集公路建设资金,实行“国家补助,地方自筹,单位集资,群众投劳”的办法,以及工业品、粮食、棉布以工代赈工程,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引进外资等,从而使公路交通建设出现前所未有的好形势,成为投资最多、规模最大、质量最好、标准最高的时期。这个时期,公路交通建设的主要成就是:
(1)公路建设质量提高,技术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高等级公路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自治区到1992年末共建成公路通车里程达3.7万公里,比1979年增长21.5%,其中等级公路2.1万公里,增长56.04%,计有一级公路11公里,二级公路682公里,三级公路1917公里,四级公路1.9万公里;等外公路1.6万公里。等级公路占通车里程的比重由1979年的44.87%提高到57.62%。详见表2-8-1。

表2-8-1 1992年与1979年公路技术状况变化情况比较

公路技术状况1979年1992年1992年比1979年增减
数量(公里)比重(%)数量(公里)比重(%)增减数量(公里)增减比重(%)
公路通车线路
等级路合计
其中一级路
30 692
13 771
100
44.87
37 291
21 488
11
100
57.62
0.02
6 599
7 717
11
21.50
56.04
二级路
三级路
四级路
等外路合计
83
1 341
12 347
16 921
0.27
4.37
40.23
55.13
682
1 917
18 878
15 803
1.83
5.14
50.62
42.38
599
576
6 531
-1118
721.69
42.95
52.90
-6.61

在建成公路通车里程中,县、乡(镇)公路增长较快。1992年与1978年相比较,县级公路由1.1175万公里增加到1.6431万公里,增长47.03%;乡镇公路由6 983公里增加到1.0710万公里,增长53.37%。水泥沥青铺路面的公路里程由1978年的4 241公里增加到1992年的9 721公里,增长1.29倍,占公路通车里程比重亦由14.24%提高到26.07%。更重要的是近几年来先后建设了一批高等级公路,如桂林至阳朔二级公路(全长65公里)于1987年12月竣工通车;广西第一条一级公路桂林至灵川一级公路(全长7.7公里)经过两年零一个月施工,于1990年10月20日建成通车;南宁至北海二级公路(全长204公里)从1986年9月6日动工兴建,1990年11月竣工通车;南宁至梧州二级公路(全长400公里)于1993年10月建成通车;柳州到桂林汽车专用一级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预评估于1992年6月2日正式通过专家的评审,并经交通部批准,1993年7月全面动工,全长140公里。各地、县(市)也相继规划,建设本地区的高等级公路,使全自治区掀起了建设高等级公路的热潮。
(2)建设公路的分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资交流的需要,逐步趋向合理。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等主要城市进出口路线、出海大通道和行车繁忙的重要公路干线的技术改造加快,高等级公路日益增加,车辆通过能力不断提高。自治区和各级领导把公路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扶贫措施,帮助老少边山穷地区建设公路,使贫困地区交通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据1988年统计,全自治区49个山区贫困县的公路通车里程已经达到1.77万公里,占全自治区同期公路通车里程的50%,比新中国成立前增长12.6倍。截至1992年止,全自治区已有98.5%的乡镇和73.7%的村公所通了汽车;公路密度由1978年每1 000平方公里占有公路125.78公里增加到1992年的157.55公里。
(3)公路桥梁建设成绩显著,加快了灭渡建桥步伐,改变了过去靠渡口过渡排长队的交通阻塞状况,提高了通过能力,确保公路运输畅通。全自治区从1979—1992年共新建公路桥梁1 200座,全长5.62万米,使公路通车桥梁达5 707座,全长17.43万米,比1978年分别增长26.63%和47.59%。其中投资最大、工程最艰巨、桥长最长的梧州西江大桥,始建于1986年11月12日,1990年5月15日建成通车,全长1 280.6米,总投资5 250万元。南宁邕江二桥于1988年8月1日建成通车,桥长945.2米,平南县浔江公路大桥于1991年12月30日建成通车,桥长925.3米,贵县郁江大桥于1981年建成通车,桥长786.3米,柳州静兰大桥于1992年建成通车,桥长551.32米,以及钦州茅岭江桥、扶绥长沙桥、昭平桥、全州东门桥、那阳桥、梧州桂江二桥、桂平郁江桥、临桂五通桥、融安长安桥、家州桥、田东桥、平果右江桥、邕宁那马桥、邕宁那派桥、北流大伦桥、博白里鸡桥、钦州三冬桥、忻城红渡桥、大化电站红水河大桥、南丹吾隘桥、邕宁驮利桥、灌阳青箱桥、桂平紫荆桥、合浦中湾桥、龙胜都坪桥、钟山金丝桥、岩滩桥、樟峡桥、黄屋屯桥、驮奔桥、车文桥、江口桥、那垌二桥等。这些公路桥梁主要是采取国家补助、部门和地方集资以及群众投劳的办法修建,做到资金筹集快,材料、劳力解决易,工程进度快,对确保公路运输的畅通起到了重要作用。
(4)运输的层次、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出现国营、集体、个体(联户)一齐上,各行各业办运输的局面。改变了过去公路汽车客运由国营运输公司独家经营,社会货运由交通部门的专业运输企业经营的状况,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形式、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各种运输方式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的活跃的运输市场,农村客货运输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运力、运量大幅度增加。据1992年末统计,全自治区拥有民用汽车15.76万辆,比1978年增长3.66倍,其中城乡个体(私人)汽车3.78万辆,增长56.94倍;完成客运量2.3189亿人,客运周转量133.39亿人公里,分别比1978年增长4.01倍和6.89倍;完成货运量1.7567亿吨,货运周转量102.72亿吨公里,分别比1978年增长5.51倍和12.62倍。1992年与1978年相比较,其运量占各种交通工具运量比重增长情况是: 客运量由72.44%增长到85.06%,客运周转量由41.04%增长到59.57%,货运量由45.83%增长到74.89%,货运周转量由4.1%增长到21.48%。
☚ (二)曲折发展时期   二、铁路运输 ☛
0001476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3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