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今文经学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今文经学派

今文经学派

经学中研究今文经籍的一个流派,与古文经学派相对。今文经学的研究起源于西汉时代。西汉王朝的建立,使中国出现了疆土广阔的统一局面,经济文化也有了发展的机会。在统治者的提倡奖励下,许多学者开始进行文献的整理工作。这样,历来靠口耳传授的儒家经典,到汉代才先后用当时通行的文字隶书写成,所以叫做“今文经”。今文经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董仲舒,他们的代表学说则是董仲舒所创立的《春秋公羊》学。今文经学家视孔子为政治家,认为六经反映了孔子的政治学说,所以他们解说经传,偏重微言大义,讲求通经致用。在儒家六经中,《春秋》是孔子正名分的著作,经文极其简约隐晦,便于人们在最大限度内加以引申发挥,最切合专制封建主义政治需要; 《公羊传》开卷就讲大一统,标榜君臣大义,主张复仇雪恨,意深而辞辩,随文解说,很合汉武帝专制跋扈、穷兵黩武的要求;又经经学大师董仲舒进行敷衍加工,在孔子名义下,把战国以来各家学说以及儒家各派统一起来,制成整套的阴阳五行化的“春秋公羊说”,成为适合汉家制度的今文经学。这样,就被汉武帝选中做了官学,取得了独尊的地位。汉武帝为了提倡和奖励经学,开设了五经博士,博士弟子学成后可以做官。今文经学家传授经义最重师法,师之所传,弟之所受,一字不能有出入,否则就不能被录用。儒学和仕途紧密地结合起来,西汉今文经学也便因这利禄的驱使达到了极盛。自汉武帝立五经博士,至东汉光武帝之十四博士,今文经学为大一统的皇权统治起了神道设教的作用。西汉中叶以后,王莽为了夺取西汉政权,广泛招揽人才,托古改制,立古文经学于学官,今文经学逐渐衰微。自后由于郑玄兼采今古文经学,遍注诸经,而以古文为宗,经学上的流派趋于混同,今文经学竟至淹没。清代中叶,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学术界考据学派兴起,渐由古文经学之研究而推及于今文经学,勾沉辑逸,十分重视两汉师法源流,常州学派崛起,《春秋公羊传》再兴。清末康有为继承今文经学的传统,发挥《公羊传》学说,干预时政,主张变法。民间则有皮锡瑞、廖平等经师用今文经学传授弟子,与古文经学派之章太炎、刘师培等论战。直至民国初年,今文经学的余波仍然在学术界里存在着。今文经学对西汉封建制度的巩固起过很大作用,在清代也曾成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变法主张的重要理论根据。

☚ 经学派   古文经学派 ☛

今文经学派

经学中研究今文经籍的流派。此派始于西汉初。他们所据经典,大都没有先秦旧本,而由战国时学者口头传授,至汉代才用当时流行的文字写成。今文经与其后出现的古文经不仅书写的字体不同,而且字句、篇章、解释,以及对古代制度、人物的评价也有区别。今文经学家以孔子为经学的始祖,根据当时政治需要着重阐发经文的 “微言” “大义” ,为封建 “大一统” 制造依据。汉武帝采纳今文经学家董仲舒“独尊儒术” 的建议表彰今文经,从此今文经学大盛。西汉中期以后古文经逐渐兴起,而今文经学因拘于师承家法,繁琐、诞妄,渐衰。东汉何休撰 《春秋公羊解诂》为今文经学家议政的主要依据。对后世影响很大。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4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