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张居正改革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张居正改革 245 张居正改革明万历年间由张居正发动和主持的政治经济改革。张居正为明后期政治家。神宗万历元年(1573)出任首辅。因神宗年幼,主持国事。在当国柄政10年间,针对当时军政败坏、财政破产,农民起义彼伏此起,政府危机加剧的局面,实行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的一系列改革:在经济上,于万历六年清丈全国土地,查出豪强地主隐没的大量庄田,使全国纳税数额剧增。继又实行一条鞭法,把赋税、徭役及其他派办合并为一,按亩征银,这既限制了豪强逃避赋税,又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农商业的发展;在政治上,整顿吏治,裁汰冗员,推行考成法,考核选拔官吏,循名责实,信赏必罚;在军事上,整饬边防,采取积极措施,练兵屯田,加强国防设施。这次改革改善了财政收入,稳定了封建政治和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次重要改革。 ☚ 特务机构出现 大兴文字狱 ☛ 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改革Zhangjuzhen gaige明代张居正主持的一次改革。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北江陵人。嘉靖进士,隆庆元年(1567)入阁。穆宗死,他和宦官冯保合谋,逐高拱,代为首辅。万历初年,神宗年幼,国政大事都由他主持,前后当国十年,为人善谋,独揽朝政,是明代最有权威的一个首辅,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不可多得的政治家。当政期间,面对吏治败坏、财政危机、赋役不均、军心涣散的局面,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雷厉风行地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张居正改革的主要内容如下: ☚ 戚继光抗倭 矿监、税使与民变 ☛ 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改革明代政治家张居正进行的改革。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江陵(今属湖北)人,嘉靖进士。隆庆元年(1567) 入阁,于隆庆六年 (1572) 至万历十年 (1582)出任内阁首辅,握朝政大权,力图挽救明王朝的统治危机,制定了全面改革措施。在政治上主张“尊王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着重整顿吏治,革除弊政。在军事上,整饬军队,加强边防,积极练兵备战,派戚继光守蓟门,李成梁镇辽东,加强防守。同时,采取安宁北部边境,缓和民族矛盾的措施,促进了蒙汉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在经济方面抑制土地兼并,增加朝廷财政收入,缓和危机。万历六年(1578),下令清仗全国土地,使全国税田总数增加近300万顷。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改革赋役制度,将田赋和各种税役合并征收,按亩征银。这是继两税法之后,对中国封建赋役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有助于增加朝廷财政积累和发展生产,但对农民的剥削依然很重,土地高度集中于豪强的弊端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对工商业采取扶助发展政策,使商品贸易更加活跃。张居正还致力于兴修水利,起用水利专家潘季驯治理黄河、淮河,恢复了水运交通。这一改革使明王朝的财政经济有所好转,统治危机暂时得以缓和。但遭到豪强官僚的强烈抵制,改革措施未得到全面、彻底实施。他死后不到一年,即万历十一年 (1583) 三月被追夺官爵,抄没家产,反对派群起攻讦,改革失败。 ☚ 海瑞 倭寇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