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06_437子張問仁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06_437子張問仁章

【子張問仁章】

恭則不侮。
或問 程子‘一恭而仁道盡’者,似亦太快,恐其記録之或差也。明道曰:恭則不侮,蓋一恭則仁道盡矣。蓋以恭為得求仁之大本則可,以為盡仁道則未可。不侮,亦謂不侮人耳,范氏之説恐未然。范氏曰:恭者不侮人,故人亦不侮之。
信則人任焉。
或問 范氏謂‘信則不疑,人任其事’,亦非是。
語類 問‘信則人任焉’。曰:‘任,是人靠得自家。如謂任俠者,是能為人擔當事也。’
【通 論】
或問 楊氏之説,則子貢博施濟衆之論也。士有居環堵之室,而足迹未嘗出於鄉閭者,則又若何而得仁乎?楊氏曰:能行五者于天下,而後為仁。侯氏以為聖人之仁,則失之〔益甚〕[1],此夫子所以告子張者,豈聖人之事哉?侯氏曰‘聖人之仁,不過此五者’云云。
蒙引 ‘能行五者於天下’是一句,不可分兩截。‘能行’二字直趕到‘於天下’,不是只到‘五者’住。朱子以‘行’是五者截解,必如此解,方得明暢耳。且大文為仁矣,三字實該行五者於天下。朱子豈不曉得,而只就行五者處截,故與孔子異□邪。人自不察,奈之何哉?○大注‘行是五者,則心存而理得矣’,此一句通一章,解出答問仁之意。心存理得在大文仁字内,下文别提曰於天下言無適而不然也,非是心存理得了,又無適不然也,方為仁。○子張問仁而夫子告以五者,若無朱子解出心存理得字,何處見得是仁?恭寬信敏惠都要説個心存理得意,心存則理得不可分貼。恭則心不放,寬則心不褊,信則心不僞,敏則心不怠,惠則心不刻,此皆理之所存,故心存則理得矣!此答問仁與答樊遲問仁意同,都教他做工夫,恭寬信敏惠如五美一般,有以見於身者言,有以見於事者言,然皆心之所由存,理之所由得也。
存疑 言‘能行’是‘五者於天下’,無適不然,則心存而理得,斯為仁矣。恭寬信敏惠皆是求仁工夫,與告仲弓敬恕一般,輔氏仁之著等説不是。○恭雖主容,實根於心,先儒謂未有箕踞而心不慢是也;寬是有度量能容物;信即敬事而信之信,與人期會約束而不失其言是也;敏是勤力不怠;惠是愛人利物。五者皆心之所由存而理所由得也。蓋恭則心不放,寬則心不褊,信則心不僞,敏則心不怠,惠則心不殘,此心存也。理不外心,心存則理自得。

☚ 06_436公山弗擾章   06_438佛肸召章 ☛
0000148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