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其所亡章】
日知其所亡,月無忘所能。
或問 尹氏最為得之。范氏則於彼此先後之序兩失之矣。且以‘知所亡’為知新者猶可也,以‘無忘所能’為温故則不可。蓋温故者,慮其遺忘而温習之,無忘所能,則其見之之明,守之之固,固無待於温習而自不能忘矣。觀尹氏不失之云則可見其得失也。范氏曰:日‘知其所亡’者,知新也;‘月無忘其所能’者,温故也。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故可謂好學也已矣。謝氏謂學非讀書之謂,而以體常盡變為言,則失之過高矣。子夏之言,所謂知其所亡者,正以其講習問辨而有所益耳,豈遽若是之大而無當乎?
語類 ‘此卻是因新知而帶得温故’云云。詳見小注。○雉。○問:‘“月無忘其所能”,積累多,(後)〔則〕如何温習?’曰‘也須漸漸温習’。云云。見小注。問:‘既恁地,卻如何?’曰:‘且思量。’節。○子夏學煞高,自曾子外説他。看他答問處,如‘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如‘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等處可見。泳。
蒙引 ‘知’字對‘無忘’字説,非‘知行’之知。日知所亡,謂汲汲以求其所未有也,兼知行,所能亦然。
存疑 每日問,求知其所未有。如未知者求其知,未能者求其能,是日知其所亡也。日知其所亡,則所亡者為吾能矣。積而至於一月,又將所能者來温習不忘。如此,則一日有一日之功,一月有一月之功,其心無時不在於學,可謂好學也。